三、中國迫切需要發展垃圾焚燒發電技術
1.我國垃圾產量及成份
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主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接近9%。雖然我國城市居民人均日產垃圾不足1kg,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但其總產量卻相當高,見表1。預計到2000年我國城市垃圾產量將達到19000萬噸左右,我國城市垃圾的特點是無機物含量高于有機物含量,不可燃成分高于可燃成分。但不同類別城市之間差別較大,中小城市垃圾的有機質含量多為2%左右,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市的垃圾有機質含量可高達8%以上。有機成分中,以生物質(即生物與廚房垃圾)所占比例為大,紙張較少,而國外垃圾中紙張所占比例較大:無機成分中,以灰土磚石為主,玻璃、金屬等含量很低。垃圾組成成分不同,決定了我國垃圾處理應走自己的路、而且不同城市之間也采取不同的處理,不能簡單地仿效國外。
2.發展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大有可為
一般認為,當垃圾的發熱值大于3349kJ/kg時,就可以由自然方式直接燃燒。我國垃圾的發熱值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我國中等以上城市的垃圾低位發熱量一般在2512~4605kJ/kg范圍內,北京地區較高,可達到349~65605kJ/kg。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京市1997年以后天然氣營道接通后城市燃煤氣率將有突破性增加,垃圾的發熱值還會不斷增加。顯然,燃煤氣化的發展對保證垃圾可烯是很重要的一步。
燃用煤氣地區的城市垃圾中有機物的含量相當高,一般超過50%,高的達80%以上。大量的有機垃圾是極寶貴的資源,它既可提煉有用的物質,亦是垃圾中主要的可燃成分。
發展城市垃圾熱電站與城市人口數量亦有一定的關系,因為電站的主產是連續性的,需要有厄夠數量的垃圾才能保證連續運行。同時,還要考慮垃圾數量與質量會隨季節的不同而有變化。按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產主垃圾量約為1kg(發達國家稍多)計算,城市人口太于100萬以上·則每日產主城市垃圾在1000噸以上,就可以保證穩定發電。
3.開發適合我日垃圾的國產焚燒鍋爐
國外目前比較成熟的垃圾焚燒設備多為馬丁爐排鏈條爐。對于熱值較高的城市垃圾而言,這種選擇無疑具有其科學性,但在處理熱值較低且變化范圍較大的我國城市垃圾時,必然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甚至影響整個垃圾焚燒廠運行。深圳衛主處理廠引進的日本焚燒爐就已經遇到了這一情況,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引進一套(兩臺)日處理量600噸垃圾(發電功率為2x3Mwe)的焚燒發電處理廠需要投資約4.5億人民幣,對于處于發展時期的我國來說是難以接受的。若能開發研制符合中國國情的國產化垃圾焚燒爐,將具有廣闊和應用前景。在固體廢棄物的焚燒處理方面,我國科研工作者做過大量的工作,主要采用鼓泡流化床或循環流化床燃燒方式。對于熱值及成分多變的垃圾,流化床燃燒是具有其獨特的優勢的,這己為國外學者所公認。尤其是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流化床同時解決了燃燒與脫污染物過程,有效地降低了設備的初投資,減小系統的復雜性,因此采用流化床焚燒方式,開發研制符合中國國情的國產化垃圾焚燒爐將是一條合理的技術路線。從工藝角度看。垃圾焚燒技術的核心是燃燒問題,只有保證鍋爐能穩定、充分清潔地燃燒,才可能實現垃圾的無害化和降容化。為了組織好燃燒;需要開發一套成熟的能把成分復雜、大小不一的原始垃圾順利送入燃燒裝置,并把灰渣及不可燃物質(如石磚等)從燃燒設備順利排出的技術和裝置,焚燒后垃圾減量程度可達90%。為了保證垃圾焚燒后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需要發展相關的污染控制技術,一方面要靠合理、有效地組織燃燒過程以控制Nox和二惡英、吹哺類的污染物產生量,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去除或防止HCI、Sox和重金屬的污染,為了減少投資和提高效率,需要有效地回收燃燒產物:煙氣中的熱能。燒掉垃圾,只是滿足環保的需要,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降容化。垃圾焚燒爐的熱利用,亦即進一步運用余熱鍋爐,充分利用焚燒熱,實現蒸汽發電、供熱,是垃圾的資源化。此外,還可對焚燒后的灰渣進行制磚等綜合利用。概括他說,垃圾焚燒綜合利用技術需要解決燃燒、污染控制和進料、排渣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通常的燃燒組成穩定的燃料時是可以解決的,但由于作為燃料的垃圾的復雜成分需要進行深入詳細的研究。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