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長乏力,供應持續改善,動力煤上游利潤將逐漸回落,煤炭價格大概率保持弱勢下行。建議投資者空頭思路應對,對于套期保值客戶,逢高賣出為主。
2019年,動力煤走勢呈現先漲后跌,CCI5500價格指數于四季度進入煤炭價格綠色區間,隨后未曾突破570元/噸上限。展望2020年,盡管煤價已經處于綠色區間,但向下運行的趨勢尚未終結,預計還將繼續下跌。
宏觀面壓力不容忽視
國際層面,主要經濟體均表現出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2019年12月歐元區制造業PMI錄得46.3,處于歷史低位,美國則錄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47.2。盡管PMI數據指引的經濟周期并不長,但其回升通常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基于以上判斷,筆者預計,即使當前已經是PMI的底部,但其回升至50榮枯線上方仍需要數月時間,即未來全球兩大主要經濟體仍面臨收縮壓力。而國內層面,得益于庫存周期探底回暖,2019年11—12月PMI數據連續保持擴張,但國內經濟調整遠未到結束之時,同時外部環境又沒有顯著改善,宏觀面壓力將不容忽視。
供給方面,國內生產穩步增長,進口增速將放緩,整體實現較高增速。后供給側改革時期,行業效應處于極好狀態,投資快速增長,優質產能有序釋放,全國總產能將實現穩中有升。數據顯示,煤炭采選業投資增速達27.3%,創2011年以來的新高。筆者判斷,在利潤驅使下,2020年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國內煤炭生產穩步增加的確定性較高。進口方面,一是內外煤價差將逐漸收斂,預計2020年進口煤利潤會收縮;二是在國內煤炭供應偏寬松的背景下,“平控”的力度或許會加大;三是再考慮到2019年的高基數,2020年進口煤增速大概率放緩。
需求方面,預計2020年能夠實現小幅增長。首先,根據六大電廠2019年12月耗煤增速推測,2019年火電增速預計略高于2%,總發電增速預計略高于4%,均為近四年低值。預計2020年經濟以穩為主,用電需求或實現平穩增長,發電增速在2019年低基數下有望小幅抬升,并帶動火電耗煤實現微增長。其他方面,房地產行業的韌性在2020年上半年會得到進一步體現,建材需求基本維持穩定,但下半年承壓概率較大。化工方面,受行業不景氣影響,化工用煤需求料增長有限。
行業格局已變
庫存方面,下游高庫存、中游降庫存、上游累庫存成為行業新現象。首先,下游已完全適應供給側改革后的新環境,重點電廠庫存直逼億噸水平,沿海電廠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也一直維持高庫存。高庫存策略使得電廠在面對煤企、貿易企業時具有更強的議價權,壓制煤炭價格的上漲空間。其次,上游煤炭企業已經進入累庫階段。從全國重點煤礦看,2019年庫存漲幅達60%。隨著產地的累庫,坑口煤價向下調整的壓力增大。
運輸方面,隨著浩吉鐵路通車助力鐵路直達發力,華中地區煤炭供應緊張狀況將會得到緩解,江海聯運煤需求將有所下滑,使得北方港口發運承壓。另外,隨著瓦日、唐呼等鐵路上量,鐵水聯運運力更加充裕。面對有限的發運量,鐵路及港口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從而促使運輸成本下調,并進一步施壓港口煤價。
總而言之,需求增長乏力,供應持續改善,動力煤上游利潤將逐漸回落,煤炭價格大概率繼續保持弱勢下行。筆者認為,2020年動力煤價格將進一步下行,投資者應以空頭思路應對,550元/噸以上進入沽空區域,570元/噸以上則已具有較高安全邊際。對于套期保值客戶,2020年主導策略是逢高賣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