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湖州市首個風力發電項目——浙江華電長興弁山風電場22MW工程正在加緊建設,這一總投資達2.5億元的項目,計劃建設11臺單機容量為20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將達22MW。去年5月該項目啟動建設,計劃今年底全部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可直接接入長興電網,每年可為長興提供5000萬千瓦時電,相當于目前整個長興縣5天消耗的電量。”項目管理人員說。
除風力發電外,太陽能、垃圾、秸桿等如今都成為湖州市利用再生能源發電的“原料”。從市經信委獲悉,近年來,湖州市大力投資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產業,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投資近20億元,建成超過50家再生能源發電廠,每年可發電近4億千瓦時,成為湖州市電力消費的重要補充。
近年來,國家、省、市均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相關政策規定,對于垃圾焚燒發電,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為280千瓦時,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為0.65元/千瓦時(含稅,下同)。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國家實行補貼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浙江省則在此基礎上增加補貼0.1元/千瓦時。
湖州市則規定,對80%采用市內生產光伏組件的項目,在湖州市內建成后按裝機容量50萬元/兆瓦獎勵,最高限額達300萬元;另外,湖州市還正在擬定進一步扶持光伏發電的政策。除此之外,再生能源發電還可享受產業、財稅、節能、土地等優惠和扶持。“目前,湖州市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涉及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領域,其中生物質能發電已初具規模,而風力發電則剛剛起步。”市經信委有關人士說。
生物質能發電主要利用樹枝、秸桿、碎木屑等“三剩物”。早在2009年,湖州市長廣集團即實施了生物質發電工程項目,這在全省尚屬領先;該項目投資1億余元,建成2臺15兆瓦抽凝發電機組,每年可發電1.3億千瓦時。
其后,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陸續上馬。到目前為止,市本級及三縣已各建成1家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消耗的垃圾就達到2150噸,每年可發電近2億千瓦時。
在此期間,湖州市光伏發電也頻頻“開花結果”。目前,全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達54MW,長興縣2010年即被列為全國首批13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之一。目前,貝盛光伏正在建設裝機容量達4MW的光伏發電項目,預計不久可正式投產;此外,德清縣一個裝機容量達16MW的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吳興區預計今年可新增6MW光伏發電機組,安吉縣一個40MW光伏發電項目正在進行前期籌備。
而風力發電方面,全市首個風電項目華電長興正在建設,吳興區一個裝機容量達49.5MW的項目正在進行勘察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