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保定新市區遠方農牧有限公司內,技術人員趙明正在檢查沼氣發電機。3個巨大的發酵罐矗立場區北側,附近的村民忙著運輸沼渣。
遠方農牧有限公司目前養豬存欄15000多頭,每天產生豬糞便和臟水達到130多噸。為有效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生態農業,今年,該公司投資600多萬元進行了大型沼氣工程項目建設,新建了容量為3600立方米的3個沼氣發酵罐,并建了勻漿池、儲液池、發電機等附屬設施和設備。據趙明介紹,把全場產生的污水和豬糞全部收集后沉淀,通過管道輸送到巨型發酵罐里,通過高溫、脫硫技術后,產生的沼氣通過專用發電機組和變電設備,轉化為電能,目前可日產電2500多度。
該公司負責人周漢華介紹,每天沼氣發的電基本能夠滿足公司宿舍、車間、豬舍等每天的用電量,沼渣和沼液由4臺罐車運輸,作為有機肥全部免費提供給周邊農戶發展種植業,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應用,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安全品質。通過該工程的實施,既減少了廢棄物對生產和周邊環境的污染,還能產生高效的清潔能源,每年節約煤電費用46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