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渝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重慶賽克爾環保有限公司的“固體廢棄物選擇性、多元化綜合處理”項目獲得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該項目共包含15項專利技術。
就地處理餐廚垃圾
做到“日產日清”
“城市餐廚垃圾會帶來環境問題,所以要加以綜合化利用和處理。”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賽克爾公司首席專家楊云奇說。
據了解,該項目研發的移動式餐廚垃圾收集處理系統,不僅能挨家挨戶地收集餐廚垃圾,還能就地進行處理。將這些餐廚垃圾倒入該系統后,通過分離處理的核心專利技術,立馬就能將餐廚垃圾進行固液分離。
“分離出來的液體存在大量的鹽分和油,如果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仍會造成污染。所以,在排入污水管道之前,這個系統就能直接將液體中的油和鹽分進行過濾和處理,達到城市污水排放標準后再進行排放。然后,固體廢棄物再運往專門的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楊云奇說。
“這系統小的只有面包車大小,大的像灑水車那么大。”楊云奇表示,由于是就地處理,所以基本上能做到“日產日清”。
采用低溫裂解技術進行垃圾發電
不會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
垃圾發電技術并不稀奇,但該項目并非是將垃圾進行焚燒發電,而是采用的低溫裂解技術。
楊云奇告訴記者,首先將固體廢棄物中的渣土、有機物以及電池、啤酒瓶蓋等進行分離。然后,經過壓縮后的瓶蓋、電池會運輸到專業機構進行處理,而渣土等無機物則生產成石粉、磚頭等建筑材料。剩下的有機物,則用來發電。
“目前,已有的垃圾焚燒技術,需在1000℃以上的溫度下進行垃圾焚燒,并且投建規模必須在500噸以上。”而低溫裂解技術,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只需300—500℃即可,低于500噸的小型垃圾發電站也可以采用。
據了解,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處理,不會損失熱量,因此發電效率更高。同時,由于所需溫度相對低,發電成本也會有所下降。“更為關鍵的是,通過低溫裂解技術,所有的有機物都將變成一氧化碳、甲烷等氣體,不再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實現‘零污染’,產生的氣體都能代替煤進行發電。”楊云奇稱。
零污染垃圾發電站
已在黔江選址
據了解,利用這些專利技術,賽克爾公司準備在重慶、山東和貴州建立“零污染”垃圾發電站。目前,該公司正在黔江選址,擬投資1.5億元,建設一座日處理能力達300噸的“零污染”垃圾發電站。
楊云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用焚燒發電的方法,按日處理能力來算,一座垃圾發電站的投資成本在60—80萬元/噸,而運行成本(即處理垃圾的成本)在100元—150元/噸。但如果是采用低溫裂解技術,投資成本在30萬元/噸,運行成本則是70元—80元/噸。不僅投資減少,在成本降低后,也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