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底,投產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有望超過300座,日焚燒能力有望達到30萬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益在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表示,由于電價政策的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將長期健康發展,而生態環境補償等舉措也將有望緩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選址矛盾,核心企業之間“跑馬圈地”式的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
他認為,在政策支持下,固廢企業上市融資將繼續成為熱點,核心企業上市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同時固廢處理市場將持續加溫,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將通過市場拓展,業務整合,收購并購等方式以實現產業鏈和業務規模的擴張。
在餐廚垃圾上,他認為到2015年底,投產和在建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有望超過200座,日處理規模有望達到3.0萬噸。同時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包括:管理方面的收運保障和付費機制等;技術方面的前端分類、厭氧產沼等;產品方面的堆肥、飼料等產品銷路和安全性等。
在填埋方面,張益認為這仍將是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出里的主要方式。“2011至2013年間,全國在建的中小型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設施超過500座,城鄉一體化進程將進一步促進中小型填埋場發展。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因其具有適應性強,運行成本低等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收運設備新增或將迎來高峰期。
“目前二三線城市的收運系統建設總體而言較為落后,‘十二五’期間及以后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到2015年底,設市城市將規劃新增收運能力50萬噸/日。”張益說,老舊車輛的更新換代將保障對環衛車輛的持續需求,而技術創新和作業升級將加快環衛車輛市場的運轉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