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來,美國NYMEX原油沖高回落,主力11月合約自110美元/桶下探至102美元/桶,大幅回吐此前由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的風險性溢價,敘利亞危機的緩和成為油價下跌的導火索。除此之外,全球宏觀環境的波動、原油季節性消費旺季已過以及歐佩克產量的恢復將繼續對國際原油形成壓制。
全球宏觀環境依舊不平穩
9月18日,美聯儲維持現有的QE規模不變,這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當天全球大宗商品及貴金屬聞風而動,紛紛上漲。然而,隔天國際油價就從短期反彈高點回落。投資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美聯儲的決議,那就是目前美國的經濟復蘇程度還未達到縮減或退出QE的條件,進而引發了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擔憂。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國內債務上限問題即將卷土重來,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分歧依然嚴重,市場擔心一旦國會無法通過債務上限提高方案,2011年標普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的事件將再次發生。另外,德國大選落下帷幕,默克爾再次連任,但擺在她面前的歐債問題仍然十分棘手,其推行的緊縮政策是否還能延續,對希臘的強硬態度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政治博弈,這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原油季節性消費旺季已過
根據每年的季節性消費規律,夏季的汽油消費最為旺盛,通常在該階段美國國內汽油庫存下降,直到10月份以后,汽油消費開始放緩,并導致庫存累積。同期,美國的冬季取暖高峰還未開始,煉廠調整成品油類別往往會造成開工率下降,進而拉低原油需求。近期,美國原油走勢明顯弱于布倫特原油就是其國內消費快速下降所致。
歐佩克產量恢復
此前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需求出現階段性回升,另外一方面則是以利比亞、伊拉克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減少。然而,在敘利亞問題緩和、需求旺季過去之后,供應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近期利比亞國內的最大油田恢復生產,該油田日均產量約為50萬桶,相當于其國內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這將促使利比亞的原油生產恢復至正常水平。另外,在伊朗新總統上臺之后,該國與西方國家緊張的局面出現了緩和跡象,有助于伊朗國內原油產量及出口量的回升。根據歐佩克提供的數據,8月份伊朗原油日均產量為320萬桶,較7月份增加了23.5萬桶。因此,在歐佩克原油產量恢復的背景下,油價難以再次大幅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