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此次煤價漲跌過程,8月17日,煤價在1030元/噸位置向上直線上漲,至10月17日,史上最高煤價2600元/噸就此形成。隨后,在保供和政策雙重打擊下,煤價出現斷崖式下跌;11月份,受電廠補庫、水電減弱等利好因素支撐,煤價趨穩,保持在1200-1300元/噸之間徘徊。進入12月份,煤炭交易會結束后,坑口率先降價,電廠庫存又處于高位,疊加1月份開始執行新的長協價格,5500大卡價格將回歸850元/噸以內,進一步加劇了港口煤價下行預期。受此影響,貿易商恐慌性情緒持續,低價拋貨數量有所增多。截止目前,現貨價格跌至900元/噸;四季度,累計下跌了1700元/噸。
受大集團外購價格大幅下調影響,下游及終端暫緩采購,市場觀望居多,再次引發貿易商恐慌性拋售。12月份已過去三周,煤價累計下跌了350元/噸。由于電廠去庫緩慢,疊加長協和保供充足,而主力煤企大幅下調外購價,疊加即將執行新的年度長協,引發貿易商新一輪降價狂潮。
從上周開始,受各類檢查趨嚴影響,部分地區煤礦要求停產檢修,其余少量煤礦年底為保安全生產也自動減產檢修,煤礦開工率下降;其中,鄂爾多斯日產銷量回落至250萬噸以下。極寒天氣來了,未來幾天,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陸續度過今年下半年來最冷的日子。25日,北方地區氣溫將降至本次過程的最低值;隨后寒潮將跨過長江,給南方帶來大幅降溫,我國上海、江蘇、浙江等華東地區最低氣溫降至零攝氏度附近,而且將持續至1月初,空調用電量將被拉起。與此同時,山西、內蒙古等主產地也出現了強降雪和降溫天氣。北方遭遇嚴寒天氣,秦皇島地區降至零下12攝氏度;而低溫天氣出現,也給煤炭生產帶來影響。此外,部分煤礦停產檢修,有的煤礦保供任務即將完成,發運緩慢下降。主產地“三西”地區煤炭生產和發運數量減少;而下游遭遇低溫天氣,刺激民用電負荷被拉高。
綜上所述,煤炭運輸受阻以及產量短暫下降,與電廠日耗增加以及需求的恢復交織在一起;隨著電廠庫存消耗加快,節前采購積極性提高,預計煤價跌幅收窄,下跌速度減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