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以來黑色系非理性的大幅上漲,終于等來了“看得見的手”。9月下旬,煤焦市場現貨降價、煤炭股下跌、期貨市場翻綠、競價流拍......種種跡象表明,焦煤市場開始走弱,價格高位回落。
面對焦煤價格短期內暴漲的形勢,9月10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煉焦煤委員會發聲《煉焦煤價格不能無序上漲》,開啟了抑制價格的輿論之聲。近日,山西臨汾低硫主焦煤下調400元/噸至4200元/ 噸、孝義金輝焦煤下調400元/噸,呂梁地區多個洗煤廠實行量價掛鉤變相減價100-200元/噸;山西長治地區主焦煤(A8.5、S0.5、G83)下調200元至出廠價4200元/噸,瘦煤(A8、S0.4、G70)下調320元至出廠價3980元/噸;臨汾蒲縣1/3焦煤下調300元/噸至3000元左右。資本市場恐慌情緒增加,焦煤主力合約和焦炭主力合約均于9月10日出現了大逆轉行情,在其后的6天時間錄得約20%的跌幅。而煤炭股票亦于9月16日沖高受挫,9月17日多只煤炭強勢股出現跌停走勢。此外,焦煤在線競拍焦煤流拍不斷增多。其中河北某企業在山西的洗煤廠兩次流拍,即使成交少量也多以保價成交,并沒有以往的跟標加價情況。
焦煤市場弱穩回落也在情理之中。筆者在上期的分析文章中就曾關注到,鋼廠、焦化廠限產、期貨股票回落對焦煤市場及需求的影響將逐漸顯現。
壓低和控制鋼鐵產量和焦化產量,成為近期煤焦理性回歸的“推手”。2021年8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減少1.4%至1.568億噸,中國8月份粗鋼產量為8320萬噸,同比下降了13.2%。下半年以來,隨著“雙控”措施的落地,粗鋼限產政策顯效,減產力度不斷加大。今年7月和8月,全國粗鋼產量分別同比下降8.40%、13.2%。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7月和8月份,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產量分別226.00萬噸、218.33萬噸,環比分別下降8.26%、3.39%。9月20日下降到199萬噸/日,這也是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日均粗鋼產量連續3個月環比和同比均下降。由于時間差的因素,兩個月后才反應到焦煤市場。
筆者從部分山東客戶處了解到,山東“以煤定焦”政策正在核實指標數據,自9月以來多數焦化廠壓產50-70%,很多焦化廠為維持爐溫,每天要輸送30萬立方的天然氣加熱。此外,河北南部一帶焦化廠也限產50%以上。以上用戶每日需求量均巨幅下降。其中一個客戶,從筆者公司采購焦煤量由原來的1000噸/日下降至200噸/日。
2021年前7個月山東省焦炭產量1800萬噸,同比下降10.5%,其中7月份212萬噸,同比下降10.5%,當月估算焦煤用量297萬噸,如果按7月份為標準,從9月壓產50%和70%兩個維度去測算的話,山東省焦炭產量只有106萬噸和64萬噸,焦煤用量分別只有145萬噸和90萬噸。焦煤需求下降比例之大也是全國罕見。況且河北、江蘇、河南等壓產力度也不小。
煤炭小幅資產,對市場緊張將有所緩解。據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8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4億噸,同比增速由上月下降3.3%轉為增長0.8%,比2019年同期增長0.7%,兩年平均增長0.3%,日均產量1081萬噸。進口煤炭2805萬噸,同比增長35.8%。1-8月份,全國生產原煤26億噸,同比增長4.4%,比2019年同期增長4.2%,兩年平均增長2.1%。但焦煤進口量持續下降幅度不低于50%以上,對焦煤市場算是一個小幅支撐。特別澳洲優質主焦煤“零”進口,優質焦煤相對有價格優勢。
綜上分析,短期看,鋼廠、焦化廠壓產,對焦煤價格回落起到了絕對性影響,煤礦新焦煤銷售增訂單縮減,多數焦煤企業對后市略有看空情緒釋放,焦化廠控制采購量、價格下調預期上升,以需定產、降低成本,成為今后一個時段的措施。
分品種看,煉焦煤結構性緊缺依舊存在,特別是隨著大型焦爐的產能提高,優質主焦煤需求增量,低灰低硫高強度的優質焦煤,回調幅度有限。長期看,煤焦市場有走弱的跡象,一是資金推動型的大宗貨物普遍上漲,已接近尾聲,部分國家開始加息、縮表,流動性趨緩,抑制大宗貨物上漲。二是焦炭的產能達5.5-6億噸,“雙碳”目標下焦炭減產是大趨勢。再疊加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鋼材需求量減少,對于焦煤、焦炭按比例縮減。而在供給方面,國家出臺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的出爐,產量必然穩中有升。一減一增之下,焦煤、焦炭價格的走弱已經趨勢明顯,至于市場趨勢維持多長時間,還要關注后期環保政策、鋼廠能耗雙控執行情況、各地粗鋼產量壓減政策落實情況。
投資者和煤炭生產企業,要高度注意煤炭市場的周期性。煤炭企業有過十年黃金的高光時刻,也有過產銷低迷、需求冷落的窘迫處境,從2016年供給側改革以來,煤炭行業景氣處于上升周期,加上美國流動性大放水,各種大宗物資價格暴漲。風險也同時聚集。一旦下降周期形成,必然會迎來市場的大幅回調。短則1-2年,長則3年以上。盡管還不能判斷下滑周期到來,但持續的高漲必然要理性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