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煤炭供應整體上偏緊,造成煤價不斷上漲,港口煤價一度上漲至1100元,刷新歷史新高。而自7月5日以來,政策上不斷出臺增產穩價措施,其政策出臺的密集程度和措施的有力程度前所未有,煤炭供應異常緊張局面得到緩解。
但是,當前煤炭庫存卻處在極低水平。除北方港口庫存為1900余萬噸,相對較好外,其他環節庫存量實在太低。而即使是這個成績還不錯的北方港口的庫存也不過是歷史同期的低位水平罷了。長江二港目前僅有315萬噸的庫存;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為1130萬噸,可用天數不足14天;沿海八省電廠庫存2280萬噸,可用天數不足10天。
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9.51噸,同比增長6.4%;全國電煤消費11億噸,同比增長22.5%,電煤日耗多次刷新歷史記錄。
而僅陜西省一地,自迎峰度夏以來,最大用電負荷就高達三千零七十四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同期最大負荷增長21.4%。截至8月8日,陜西全省電煤庫存僅剩223萬噸,同比減少226萬噸,做好能源供應保障工作面臨較大壓力。
除了陜西,河南、山東、四川等地也好不到哪去。為此,國家能源局要求在產煤礦提高產能利用率,不得隨意停產、限產。陜西要求將轄區內煤炭產量的20%-50%用于保障發電需求。鋼鐵、水泥、焦化行業開始錯峰生產,并實行限產減產,盡量減少市場對煤炭的需求。然而多重措施組合實施下,煤價并未出現大跌,可見市場的堅挺程度不是一般。
后續隨著冬儲煤的開始以及季節性水電的逐漸回落,煤炭的需求將迅猛增加。同時,各環節庫存也到了不得不補充的時段,而我們最大的煤炭進口來源國印尼又面臨其國內需求供應不足,開始限制出口了,使得我國國內市場供應方面依然吃緊。隨著國內政策上產能的不斷釋放,預計用煤緊張局面最早將在2022年2月初得到緩解。這之前,煤價經買賣雙方博弈適當回調后,將保持在一個相對高位水平波動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