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總體供應依舊偏緊增量有限
(一)國內煤炭生產小幅下滑 未來增量幅度不大
4月份,生產原煤3.2億噸,同比下降1.8%,比2019年4月份增長4.0%,兩年平均增長2.0%,日均產量1074萬噸;環比4月份原煤產量較3月份減少1854萬噸,下降5.44%。1—4月份,生產原煤12.9億噸,同比增長11.1%,比2019年1—4月份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6.1%。
因近期安全檢查及環保督察都較為嚴厲,不少高風險礦均一定程度停限產,現貨焦煤較為緊張,部分洗煤廠原煤短缺停產。不過隨著近期主產地環保督察組逐漸撤離,山西部分停產礦開始復工生產。
近日,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新修訂的《煤礦生產能力管理辦法》和《煤礦生產能力核定標準》指出,超能力組織生產是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嚴格要求核定產能生產,不得超產,且新投產煤礦和已核定生產能力煤礦原則上3年內不得通過生產能力核定方式提高產能規模。
因建黨100周年因素,在此之前安全因素對煤炭生產的影響預計會持續偏緊,加之5月26日新安煤礦掘進工作面突發冒頂,造成6名礦工被困,后期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檢查工作預計不會放松。
總體而言,國內煤礦生產預計在環保督察組撤離后有部分礦恢復產量,但總體增量有限,生產總體呈現穩定態勢。
(二)進口煤數量下滑
據統計局數據,4月進口煤炭2173萬噸,同比下降29.8%,1—4月份,我國進口煤9013萬噸,同比減少28.8%。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進口煉焦煤348萬噸,同比下降44.5%,環比下降29.12%。1-4月,中國累計進口煉焦煤1474萬噸,同比下降45.6%。
截至目前,進口自澳大利亞的焦煤量已經連續5個月為0,5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聲明,無限期暫停由國家發改委與澳聯邦政府相關部門共同牽頭的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目前來看澳煤進口依舊無放開預期。
蒙古國方面,4月份進口蒙煤62萬噸,同比持平、環比下跌160萬噸左右;1-4月累計進口670萬噸,同比增長320萬噸。進口減少原因主要在蒙古國內疫情蔓延,導致通關車輛受限,目前甘其毛都口岸100-130車,策克口岸200車左右,進口蒙煤收緊,導致口岸蒙古煉焦煤可售資源少,現貨價格攀升。
與此同時,進口自其他國家的煉焦煤有一定程度放量,1-3月進口俄羅斯煉焦煤219萬噸、加拿大260萬噸,同比增幅較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進口煤不足,但總量仍舊偏小,不足以彌補澳洲及蒙古焦煤進口量下降帶來的影響。
(三)現貨價預計趨穩
庫存方面,截至5月27日,國內焦煤社會庫存合計2065萬噸,同比增加111萬噸或5.69%。庫存結構上,港口合計庫存458萬噸,同比減少66萬噸或12.60%;獨立焦企庫存791萬噸,同比增加122萬噸或18.20%;樣本鋼廠816萬噸,同比增加55萬噸或7.27%。統計全國110家洗煤廠樣本:開工率70.74%,與往年同期下降大概5個百分點;日均產量60.52萬噸,原煤庫存245.71萬噸,精煤庫存150.14萬噸。
目前國內焦煤社會庫存開始維持平穩,趨勢與2019年類似,洗煤廠開工率處在同期偏低位置。焦煤現貨較為緊張,洗煤廠原煤、精煤庫存同比2020年處于低位,目前與2019年處于同水平位置。
現貨方面,綜合煉焦煤指數月度環比上行17.05%,月度低硫主焦煤價格大幅上漲21.11%,中高硫主焦煤價格也上升20%左右,配煤品種也大幅上漲。但國務會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落實,預計現貨價會逐漸向穩。
焦炭:6月份產量預計增長現貨價進入博弈
(一)焦企生產積極 開工率環比回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中國焦炭產量為3934.2萬噸,環比減少45.2萬噸,減幅為1.14%;同比增加79萬噸,增幅為2.05%。4月份中國焦炭日均產量為131.14萬噸,環比增加2.77萬噸,增幅為2.16%;同比增加2.63萬噸,增幅為2.05%。1-4月中國焦炭產量累計為15862.3萬噸,同比增加1140.1萬噸,增幅為0.77%。
統計獨立焦企全樣本:剔除淘汰產能的利用率為88.28%,環比上周增1.15%;日均產量72.58,增1.16;焦炭庫存45.98減6.62;煉焦煤總庫存1627.95,增24.31,平均可用天數16.86天,減0.02天。
從產能利用率來看,目前剔除淘汰產能后的88%的利用率,較前期有小幅上漲接近高位。隨著環保督察的逐漸撤離,前期限產焦企開始逐步恢復生產,預計5月份焦炭產量環比會持平,6月焦炭產量或會環比上漲。
新產能投產方面,上半年預計新投產產能3800萬噸左右,4、5月份新投產因環保慢于預期,預計6月份隨著環保督察的撤離,新投產產能預計會逐步兌現。
淘汰產能方面,6月份之后淘汰規模均較小,前期需淘汰產能已逐步淘汰,后期從預期淘汰產能上看對總體焦炭生產影響不大。
2021年度,預計總淘汰產能2785萬噸,新增6445萬噸,凈新增3660萬噸。
(二)焦炭社會庫存同比偏低
庫存方面,國內焦炭社會庫存694萬噸,同比減少176萬噸或20%,其中獨立焦企焦炭庫存24萬噸,同下滑40萬噸或63%;港口合計254萬噸,同比下跌84萬噸或25%,鋼廠存焦416萬噸,同比下跌52萬噸或11%。
其中,獨立焦企庫存大幅下降,從3月末高峰76萬噸快速下降,與近期焦炭現貨提漲,下游需求良好、貿易商交投活躍相互映襯。
現貨端,截至5月28日,焦炭現貨經歷8輪提漲,第9輪提漲提出后,落實時間較長,焦鋼開始出現博弈。隨著焦炭現貨價格的上漲,焦鋼利潤開始調整。
據統計全國平均噸焦盈利893元,山西準一級焦平均盈利955元,山東準一級焦平均盈利1038元,內蒙二級焦平均盈利666元,河北準一級焦平均盈利881元。焦企利潤較前期快速上升,焦企生產積極。
進出口方面,4月份出口焦炭及半焦76萬噸,繼續小幅回升,進口5萬噸,國外對焦炭需求回升導致進出口形勢在今年再次逆轉,不過好在絕對量不大,暫時對國內焦炭市場不造成大的影響。
6月雙焦市場展望
焦煤方面,主要關注安全問題帶來的限產。在嚴格限制超產的背景下,國內總體煤炭生產預計增量趨于穩定。進口方面,在蒙古、澳洲煤進口不暢的情況下,俄加等國焦煤進口并不能彌補缺口,國內焦煤總體供應預計依舊偏緊。
焦炭方面,因環保督察造成的限產在近期有所放緩,在高利潤驅使下焦企開工積極,企業庫存低,下游需求良好。目前,現貨進一步提漲遭遇較大阻力,焦鋼博弈增加,后續關注可能的限產情況。
7月1日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紀念,屆時各地在環保和安全上或會采取一定措施,同時梅雨季節到來,下游需求轉淡,雙焦將面臨下有支撐上有壓力,或走向震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