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迎峰度冬期間用煤需求,陜煤集團在12月17日召開的“強安全、保供應、穩煤價”專題會上,向旗下8家礦業公司及5對千萬噸級主力礦井、鐵路運銷部門發出倡議,號召各礦井合理布局今冬明春及雙節期間的安全生產,穩妥調整設備檢修時間,確保重點客戶地區煤炭正常供給,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明確要求:“要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大局利益,短期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經濟利益服從誠信紅利。協調好電煤和非電煤、地銷和鐵路運輸、緊張和寬松時期、長期和短期用戶的關系,充分發揮陜煤優勢保供應。”
12月以來,陜煤集團開展了以“查隱患、堵漏洞、找盲區、補短板”為重點的全覆蓋式安全生產大排查,深入宣貫“三不生產”原則(不安全不生產、安全隱患不排除不生產、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該集團各單位認真逐礦落實月度生產計劃,為生產保供創造條件。同時,統籌安排好節假日期間職工的輪休和生活保障。目前,陜煤集團正加大“公轉鐵”輸煤力度,今年前11個月通過鐵路發運電煤4507.5萬噸。
陜煤集團總調度和煤炭板塊生產部開展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溝通,并及時做好煤炭供給應急保障預案。
下一步,該集團運銷部門將緊密聯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電力企業,隨時掌握庫存及耗煤信息,因廠施策持續組織保供發運。所屬彬長礦業公司針對近期鐵路車皮緊張不能滿足礦井生產需求的現狀,與運銷部門充分溝通后,將大佛寺礦混煤產品進行地銷競價銷售,以保障礦區安全生產及滿足近期市場需求。 (蘇普)
又訊 近日,渝陜能源戰略合作2021年工作聯席會議在重慶召開。重慶市經信委、陜西省發改委、陜煤集團在會上簽署電力合作協議,標志著渝陜戰略合作從輸煤為主轉入輸煤輸電并舉新階段。
據統計,渝陜戰略合作開展5年來,陜煤入渝累計達3700余萬噸;陜煤集團在重慶建成了珞璜、涪陵、合川等6個常態儲煤基地;常態儲煤增長到今年的270萬噸以上,累計儲煤760萬噸。入冬以來,重慶區域電煤供應告急,重慶市經信委應急調度儲備資源25萬噸,有效緩解了重點企業“燃煤之急”。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影響和市場波動,陜煤集團主動實施“量價互保”,優先入渝供給。截至12月20日,陜煤集團已提前實現1100萬噸的年度目標。
重慶市經信委資料顯示,陜煤集團向重慶市重點企業供煤,執行“不高于中長期協議價格、不高于當前市場價格”原則,5年來共為重慶相關企業節省成本20億元左右。
陜煤集團持續創新合作模式,與重慶相關企業合作,由最初的煤炭保供、常態儲煤,不斷向物流投資領域拓展。陜煤集團在重慶設立了陜煤重慶儲運、陜煤重慶港、重慶秦嘉國際、陜煤川維港、陜焦能源科技5個公司,累計投資2.63億元,物流產業鏈不斷延伸。
與此同時,2016年至今,陜煤入渝量占重慶市電煤比重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在重慶市外購電煤總量中占比54%。
“今冬,陜煤依然供應充足,全市民生用電有保障。”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重慶電力公司總經理龍泉說,在合川發電廠的外購煤炭總量中,來自陜煤集團的煤炭占到了90%。
經過5年合作,陜煤入渝的供應結構已由此前以電煤為主,轉變為多領域、全方位保障重慶市工業用煤需求。2020年,陜煤入渝1100多萬噸煤炭中,超半數供應電力行業,兩成供應水泥行業,一成多供應冶金、化工和造紙行業,剩余供應其他工業行業。
雙方合資成立的5家公司,圍繞物流、交易等大宗商品供應鏈開展合作,除了煤炭入渝保供成果超預期外,在鋼材、焦炭、鐵礦石等方面也取得積極成果。
陜煤集團所屬陜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陜鋼集團啟動海江鐵聯運業務,大幅降低了漢鋼公司的進口鐵礦石運輸費用,4年來累計運輸鐵礦石575.3萬噸,降低物流費用約1.57億元。
“渝陜能源戰略合作既保障了重慶煤炭長期穩定供給,更是落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具體實踐。”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說。此次雙方簽署的能源戰略合作協議,約定2021年陜煤入渝量將確保完成1100萬噸,力爭1200萬噸,同時陜煤電力入渝將達4億千瓦時,標志雙方積極探索開展陜電入渝,形成煤電互保的新一輪合作模式,也預示著陜煤集團煤、鋼、焦、電等產品全面進入重慶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