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認為夾在煤鋼之間“兩頭受夾板氣”的焦化廠,終于迎來了好日子。自8月份開始上調價格以來,好似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氣呵成7輪大漲350元,第八輪上漲也在醞釀之中,大概率沒有懸念。據筆者在河北南部焦化廠的調研7輪上漲之后,準一級焦價格2100元,噸焦利潤達600元以上。全國焦化廠平均利潤530元/噸。時隔兩年后焦化廠再次開啟印鈔機模式。
噸焦利潤600元以上,在焦化行業的歷史并不多見,筆者回顧了一下,大概有三次這樣的機會,且都是有一定的政策的因素,第一次是2008年奧運會之際,適應奧運會對環境的要求,再現碧水藍天,大幅壓縮焦化生產,造成資源緊張,當時準一級焦價格市場價達2700元的天價;第二次是2017年由于供給側改革效應,煤焦聯袂大幅上漲,噸焦利潤800元以上;再就是最近的一次,因淘汰4.3米落后產能帶來的焦炭產量下降,但鋼鐵需求旺盛,7輪上漲落地噸焦利潤600元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每次的印鈔機模式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政策因素支持。
截止11月30日,焦炭綜合價格1990元/噸,較11月13日上漲50元。
一、擺脫疫情影響,中國經濟恢復性上漲動力強勁
自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逐步擺脫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復產復工措施得力,各項經濟指標快速恢復。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10月上升了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說明制造業持續恢復,且恢復速度有所加快。從分項數據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分別達到54.7%和53.9%,反映制造業生產加快的同時,需求端加速恢復,也是鋼材價格的重要支撐。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包括電力投資的寬口徑,1-10 月基建投資同比 3.0%,較1-9月改善0.6個百分點,接近去年同期3.3%的累計增長水平。10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7.3%,增速比9月加快2.5個百分點,是連續四個月減速后的首次反彈。
特別是鋼鐵行業在需求增長的拉動下,呈現量價齊升的景象。根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數據,11月鋼鐵行業PMI為49.3%,環比上升3.5個百分點。鋼材生產持續增長,且需求逐步回升,在雙循環的政策引導下,來自國內市場需求彌補了海外下降的因素。預計今年粗鋼產量10億噸以上。
二、壓縮焦炭產能,需求上升加劇了市場緊張
今年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省壓縮焦炭產能力度加大,其中河南淘汰4.3米焦爐壓減1200萬噸、山東焦炭產量壓縮至產能的30.5%即產量3070萬噸,山西盡管壓產數量4027萬噸,看上去較高,但已關停或停產的包括其中,實質上產量同比還有所上升。今年焦炭月產量中,8月份達到4218萬噸為年內最高,9月、10月分別為4059萬噸、4000萬噸分別環比減少69萬噸、59萬噸。特別是進入11月后,大氣擴散條件變差,環保壓力增大,11月華北、華東地區焦企開工率79.2%和79.3%,環比均小幅下降,月度環比分別減少32萬噸和6.5萬噸,預計焦炭產量將持續下降。這對于需要冬季補庫存的鋼企來說,有一定壓力。焦炭價格短時期內還將在高位運行。河北石家莊和邯鄲分別于11月30日8時和15時啟動重污染Ⅱ級應急響應,意味著該地區將按照應急減排有關要求落實各項減排措施,鋼廠生產減排執行情況仍待觀察,此次橙色預警解除時間將另行通知。短時焦化廠和鋼廠產量回升空間有限。
三、焦炭八輪提漲開啟,還有多少上行空間?
焦炭七輪上漲后,近日迎來第八輪提漲,且范圍擴大至山西、山東、河北等地。從焦炭庫存數據來看,處于近幾年低位,且鋼材生產端對焦炭的需求仍有拉動。根據有關消息,目前山東地區焦炭生產企業出廠價格均提漲50元/噸。河北大型焦企價格也提漲50元/噸,計劃12月1日起執行,山西部分焦企也已開啟新一輪提漲。焦炭八連漲正在實施。
今年粗鋼和鋼材產量持續創新高,是拉動焦炭市場的強勁動力。盡管10月鋼鐵產量小幅回落,但仍處于歷史高位水平。且隨著鋼價拉漲,利潤回升,鋼廠增產動力加強,近一周高爐開工率有所回升。且全年鋼產量,粗鋼和鋼材將實現“雙十億噸”,創歷史新高。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鋼材價格在高位有所松動。先知先覺的期貨市場鋼材品種早在11月末已現回調。同時鋼廠現貨繼續下調出廠價格,據監測數據,上海、杭州地區螺紋報價累計跌90元,南京地區累計跌80元,南昌地區跌70元,武漢、長沙地區跌幅也達到50-60元,天津、福州跌40元,其余地區跌10-30元。全國重點城市三大螺現貨均價下移至4124元/噸。唐山鋼坯跌10元,報3570元/噸。
截止11月30日,鋼材社會總庫存994萬噸,較上期減少141.38萬噸;鋼材綜合價格4380元/噸,較11月13日上漲30元/噸。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12月是鋼企生產淡季,鋼價回落的概率增加,隨著嚴冬來臨,基建投資回升幅度有限,房地產對需求拉動存在放緩壓力,制造業恢復相對穩健。而產量受環保限產影響有限。供需結構將有所轉弱,12月鋼價有回落空間。
焦炭噸焦利潤600元,當然焦化廠已經不再是兩頭受氣的狀態,反而成為市場的香餑餑。但從產業鏈分析看,焦炭利潤常年高于鋼材利潤的狀況都不會長久持續,業內看好的焦炭第九輪漲價恐要和鋼廠博弈一番,即使上漲得以實現,也恐難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