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口煤的傳言風聲再起,市場傳國家適度放開進口煤使用額度,海關將根據各口岸情況縮短印尼和俄羅斯煤的通關時間,以加快資源補充,穩定煤炭價格。但目前環渤海到港拉煤船舶數量保持中高位,下游采購積極,北煤南運依然緊張繁忙,國內煤炭價格繼續保持堅挺。原因如下:
1.新增配額并非集中到貨。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0月份,國家電網27個省級電網供電區域的用電量,年內首次同比增速全部轉正,這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運行的復蘇。今冬,民用電負荷增加,疊加經濟快速復蘇,非電終端處于生產高峰期,電廠日耗出現恢復性增長。盡管新增進口配額多達2000萬噸,但新增的進口煤數量明顯少于今冬新增的煤炭需求,且進口煤分期、分批進入南方市場,大部分將于12月下旬進入國內市場,遠水解不了近渴,對改變目前的煤市格局影響不大。
2.新增印尼、俄羅斯煤,難以替代澳洲煤。
新增印尼、俄羅斯煤炭,在質量上與澳洲煤差距不小,原使用澳洲煤的客戶正在積極尋找質量接近的煤種。而國內的神華以及晉北部分煤種在發熱量、灰熔點等方面與澳洲煤非常接近,用戶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這也促使主打神華、同煤下水的黃驊港、秦皇島港、國投京唐港下錨船增多。據了解,這次獲得進口配額的大都是用煤大戶,都是大型火電廠,而南方小火電和燃料公司很難拉到新增進口煤配額,拉運北方港口煤炭的積極性依然高漲。
3.產地煤價易漲難跌。
山西省內煤礦多以安全生產為主,煤炭產量增加有限,價格高位堅挺。因煤管票不足,鄂爾多斯部分煤礦暫停或減量生產,在大型煤企外購煤價格上調以及周邊化工、電力企業用煤需求良好的帶動下,區域內部分礦價格上調5-10元/噸。受安全檢查影響,陜西榆林地區個別煤礦暫停生產,區域內多家民營煤礦價格上調,國有大礦基本維持產銷平衡,價格波動幅度較小。產地煤價易漲難跌,發煤企業價格倒掛,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港口煤價。
4.國家全面放開進口幾無可能。
在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的情況下,國家不會、也不可能全面放開進口煤。目前,國內礦路港航等各方都在全力沖刺年度生產和運輸目標,以彌補1-4月份的任務虧欠。在電廠庫存不低的情況下,國家不會僅僅因市場煤價格過高而全面放開進口煤,更不會在限制接卸澳洲煤之后,又立刻放開。
此外,還有以下幾個因素,值得關注。一是盡管電廠庫存不低,但日耗一旦增加,電廠存煤可用天數會急劇下降。二是北方港口庫存未打起來,二港存煤也處于低位,用戶心理沒底,市場還是缺貨,船等貨現象依然存在。三是今冬“拉尼娜”現象可能引發的大范圍極端低溫天氣,水電進入枯水期,火電壓力明顯加大,今冬動力煤旺季需求或超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