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伴隨著全市第四家、經開區第一家“秋白書苑”的啟動,總投資1.4億元的光大環保能源“廠界開放+超低排放”提標改造工程圓滿收官,國內首座無圍墻、全開放、超低排放的“鄰利型”垃圾發電廠全新亮相。
作為中國最近民居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光大環保能源(常州)廠區距離最近的居民住宅僅100米。2008年投產以來,企業始終堅持“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理念,做到經得起“看”、經得起“聞”、經得起“聽”、經得起“測”。為此,企業先后投入超2.4億元進行環保提標、環境提升、節能減排等技術改造。
“開放”是有效破解垃圾處理項目“鄰避”困境的“金鑰匙”。早在2006年項目建設前期,企業就聯合政府組織當地村民前往上海、蘇州、宜興等地,參觀標桿性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建成運營期間,主動提供多種監督途徑,實行全過程開放式監督。2016年6月1日起,將每月的第一個周末設為公共開放日。2018年11月,又在行業內率先宣布環保設施整體向公眾開放。運營12年來,累計接待超過7.4萬人次“跟著垃圾去旅行”。
此外,通過增加就業、村企共建、定期座談交流等活動,光大環保能源積極打造政—企—民“利益共同體”,化“鄰避”為“鄰利”,實現了與周邊10萬居民的和諧為鄰。其“從‘閑人免進’到‘城市客廳’”的創新實踐,更是入選中組部編選的十八大以來攻堅克難典型案例。
去年,光大國際投資1.4億元對常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施“廠界開放+超低排放”提標改造,拆除現有圍墻,將常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打造成國內首座無圍墻、全開放、超低排放的“鄰利型”垃圾發電廠。該項目在原煙氣處理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除塵工藝后端增加SGH+SCR+GGH+濕法脫酸+煙囪脫白系統,煙氣處理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如今,這個全新的“城市客廳”新建了環保科普館、圖書館、健身廣場、咖啡廳及籃球場、兒童游樂場等便民惠民設施,為周邊居民打造了舒適宜人的休閑區。其中,環保科普館以“人·科技與自然”為主題,打造生態環保主題教育基地;秋白書苑(遙觀)由常州市圖書館、遙觀鎮人民政府、光大環保能源、昕光文化四方共建,擁有圖書3萬余冊,與市圖書館互通,打造文化交流和知識共享的“城市新空間”。
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祥說:“廠界的開放將引發新一輪的參觀潮流,為全市工業旅游注入新的元素,成為城市管理的新窗口、文化服務的新地標,歡迎大家光臨光大城市‘新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