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頭頂“生物質發電概念”的帽子,但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業務并未呈現“主力”角色。
根據公司日前發布的2011年半年報,生物質發電收入僅占8%。
“現在是轉型初期的雛形,目前凱迪電力只有4個生物質發電廠在運營,還沒有形成規模效益,等有了規模效益后,生物質發電利潤貢獻才會達到相應的比例。”凱迪電力董秘陳玲對本報記者表示。
成立近20年的凱迪電力,曾歷過多次主業變遷,近年來意圖把自身打造成為A股市場上的生物質發電龍頭企業。
根據凱迪電力2011年半年報,公司旗下已有24家生物質電廠。凱迪電力董事長陳義龍曾放出豪言,稱未來5年間要建200個左右生物質電廠。也就是說,接下來平均每年要建30多個生物質電廠。
陳義龍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一個電廠投資2.5億元計算,建200多個電廠要投資500多億元。“一般來說,電廠自有資金占30%。”陳玲對本報記者表示。
這也意味著凱迪電力至少要自掏150億元。
另外,目前公司旗下的24個生物質電廠,除4個項目已并網發電外,其余項目多數處于項目前期或土建施工階段。“要完成這些項目,除已投入的資金外,公司仍需投入40億以上。”湘財證券分析師朱程輝預計。
粗略估算,凱迪電力未來5年有200億元左右融資需求。雖然公司4 月份已發行中期票據融資12 億,今年5月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1.8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但數額還遠遠不夠,“董事會暫時沒有新的融資計劃,融資事宜由董事會統一安排,個人沒辦法回答。”陳玲回應本報記者。
生物質概念三大存疑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從各方報道消息看,新能源產業規劃目標,生物質能“風頭”已經蓋過光伏,在這樣的預期下,生物質發電個股受到市場上的強烈關注,凱迪電力首當其沖。
不過,被業界捧為A股生物質發電龍頭企業的凱迪電力,其生物質概念受到質疑。
質疑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根據公司日前發布的2011年半年報,生物質發電收入只占營業收入的8%左右;另外,凱迪電力已有的生物質發電項目中,還有十多個需要獲得發改委核準批文。
第三方面是,凱迪電力如何實現陳義龍所說的,“到2015年,僅在生物質板塊,凱迪將突破600億元”。從2011年半年報看來,凱迪電力生物質發電的營業收入僅為1.22億。5年內從1億元增長到600億元,難度不小。
目前,凱迪電力的主營業務包括,原煤銷售、脫硫及電建承包項目和生物質發電,半年報數據顯示,前兩項業務收入占比遠高于生物質發電,分別為38%和36%,生物質發電方面為8%。
“凱迪電力高舉生物質發電的旗號,其主要營業收入卻來自煤炭項目,這充分反映出目前生物質發電所處的尷尬處境。凱迪電力何時能夠成為真正的生物質發電公司,不僅取決于公司自身的發展,也取決于生物質發電產業的成熟度。”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對本報記者表示。
“現在是轉型初期的雛形,目前,凱迪電力只有4個生物質發電廠在運營,還沒有形成規模效益,等有了規模效益后,生物質發電利潤貢獻才會達到相應的比例。”陳玲向本報記者解釋。
布局格局將面臨激烈競爭?
事實上,凱迪電力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即前兩項業務的毛利率也遠遠高于生物質發電,分別為44%和27%,生物質發電僅為20%。
“凱迪電力生物質發電業務的毛利率為20%,應該是因為燃料成本略微高了一些。公司還在建設20個電廠,預計未來,生物質發電收入占比的上升速度會很快。”湘財證券分析師朱程輝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項目審批方面,根據凱迪電力今年5月發布的公告,已取得發改委核準批文的只有13個,其余項目仍處在審批中。光大證券電力分析師崔玉芹認為,批文獲取時間存有不確定性,盡管符合國家發展政策相對審批較快,但是仍存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為科學布點、防止惡性競爭,2010年8月下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1803號文)明確規定:原則上,生物質發電廠應布置在糧食主產區秸稈豐富的地區,且每個縣或100公里半徑范圍內不得重復布置生物質發電廠。
本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凱迪電力在建的20家生物質電廠中,位于安徽省內的金寨縣與霍山縣生物質電廠、位于湖北省內的赤壁市與崇陽縣生物質電廠,分別處于100公里半徑范圍內。
同時,經翻閱公告,本報記者發現,凱迪電力位于金寨縣、霍山縣與赤壁市的生物質電廠尚未獲得發改委核準批文。
然而1803號文件究竟能否嚴格落實,專家表示尚存擔憂。而且,很多地方在1803號文件發布之前,就已有不少生物質電廠獲批待建,比如,在江蘇省宿遷市方圓100公里的轄區里,共有凱迪電力、中節能、江蘇國信泗陽、沭陽光大、嘉豪泗洪五家生物質發電廠。此種布局,競爭可想而知。
“發改委1803號文件中用的是或字,而不是和字。我們沒有違反國家政策,地方省發改委方面也一定會嚴格按國家政策(對生物質電廠)進行核準。”陳玲如是理解“100公里”之限。
200億融資需求待解
目前,凱迪電力旗下已有的24個生物質電廠,除4個項目已并網發電外,其余項目多數處在項目前期或土建施工階段。“要完成這些項目,除已投入的資金外,公司仍需投入40 億以上。”朱程輝預計。
因此,粗略估算,凱迪電力未來5年有200億元左右融資需求,雖然公司4 月份已發行中期票據融資12 億,今年5月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1.8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但數額遠遠不夠。顯然,資金問題是凱迪電力面臨的不小挑戰
“考慮到電廠規模大小各不相同,具體投資額度并不易確定,但可確定,凱迪電力若要完成全部投資將對其資金造成巨大壓力。未來隨著投資規模的擴大,凱迪電力的資產負債率將會不斷提高。加上生物質電廠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收益見效慢,這都會給凱迪電力的快速擴展步伐造成影響。”宋智晨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2011年半年報數據來看,凱迪電力業績亮麗,上半年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775%,是凈利潤增長452%的主要原因。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資收益可能只是會計計算方式換了一下,賬面上增加了利潤,實際上并沒為凱迪電力帶來現金流入。
顯然,如果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業務,凱迪電力的融資需求非常迫切。
“董事會暫時沒有新的融資計劃,融資事宜由董事會統一安排,個人沒辦法回答。”陳玲回應本報記者。
事實上,凱迪電力去年曾試圖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18億,用于投資生物質發電項目,但這一增發案最終被證監會否決。
“融資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從資本市場抽取,比如,還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等。”陳玲表示。
另外,凱迪電力旗下的生物質電廠,都計劃申請CDM項目。“每個生物質電廠都有可能成功注冊CDM項目,如果注冊簽發成功,每個電廠每年差不多有1000萬元左右的收入。”陳玲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