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抗器作為電力輸送中的重要設備,電阻器能效水平的提高是電力節能減排中的重要內容。據悉,變壓器損耗在整個電網損耗中約占30%~40%,而目前我國所有變壓器自身損耗占全國發電量的2%以上,作為輸變電行業中的耗能大戶,變壓器行業的節能潛力十分巨大。
變壓器能效標準是電力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之一,2005年,電力行業就出臺了行業標準——《配電變壓器能效技術經濟評價導則(DL/T985-2012)》,對促進老舊變壓器的替換、能效降低,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最新修訂的變壓器標準,通過能效可視化,幫助配電變壓器用戶從經濟角度更加直觀地了解、評判變壓器的節能效益,全面、正確地認識高效節能變壓器的經濟性,以發揮變壓器在電力行業節能降耗中的重要作用。
傳統變壓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國家鼓勵發展節能型、智能化的配電變壓器產品。國家已將節能變壓器納入財政補貼推廣范圍,規定當變壓器的損耗等于或低于國家鼓勵性節能政策所規定的節能評價值時,該變壓器就可結合其他指標被節能產品認證機構評定為節能產品,獲得節能認證的產品將可享受國家鼓勵性節能政策,并進入政府采購目錄之中。
目前,節能配電變壓器的產能嚴重過剩,國內的企業總數已超出1000家,但產能超出100萬千伏安的企業僅10家左右,70%企業的年產值不足5000萬元。對此,行業應從提高帶材性能尤其是國產帶材性能入手,統一和規范帶材規格,提高非晶合金帶材的成材率,降低節能配電變壓器的成本。加快對節能配電變壓器制造業的減量重組,爭取用較短時間將目前的產能過剩率由38%降低到15%~20%。
隨著我國“節能降耗”政策的不斷深入,國家鼓勵發展節能型、低噪聲、智能化的配電電抗器產品。從技術上來講,變壓器已經能夠通過提高自身材料的性能,降低成本,來達到節能的效果,智能化,是電抗器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