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聯盟石化制氮機中的富含氧廢氣直接排放掉了。經過我們改造后,這些富含氧廢氣被用于鍋爐助燃。這樣,聯盟石化每年能節省標準煤2880噸。”壽光博安祥節能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波告訴記者。
成立于2009年的博安祥公司,利用專業節能技術,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新機制,專業對工業鍋爐及小型電站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服務業務。目前,壽光有類似的節能服務項目十余個,涉及橡膠、化工、造紙等行業,年節能量超過2.6萬噸標準煤。
“我們與愿意進行節能改造的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免費向客戶提供能源設計、可行性報告、項目融資、設備安裝、人員培訓、節能量測試、設備維護等一條龍服務。”劉建波說,“通俗地說,就是客戶零投資,還可以享受到節能紅利。”
截至目前,博安祥公司已經承接并施工完畢大小30余套各類型的鍋爐節能技改項目。“所有項目都達到了或超過了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劉建波說。
2006年,劉建波從一家汽車制造公司辭職,專門從事節能行業。那時經濟形勢好,企業效益好,多浪費點煤,企業也不在乎。劉建波說,但不用花錢就能享受到節能效果,很多企業都愿意干。
當時,劉建波發現,鍋爐效率不高主要在于煤燃燒不充分,排煙量高。有了思路后,劉建波反復實驗,實現了煙氣余熱回收,煤循環燃燒。最終,排放的是純凈的二氧化碳。
實驗成功后,劉建波為第一個客戶匯豐涂布紙安裝上節能設備。但運行一個月后,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實驗室的條件和實際操作還是有差距。我們立即改進調整,又為企業免費上了第二臺設備,成功了。”劉建波說,從此匯豐涂布紙成了穩定的客戶之一。
合同能源管理,看起來像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但推廣起來并非易事。有一次劉建波去和壽光一家公司的老板談合作。那位老板以為劉建波是推銷設備的,再怎么解釋也不相信,并稱“你把壽光的鍋爐都安裝完節能設備后,再來找我。”
臨朐恒森包裝材料公司,劉建波一年多時間里去了十多次,才談成鍋爐改造事宜。“他們一開始覺得我們干的是賠錢的買賣,持懷疑態度,但運行后非常滿意。”劉建波說。
據了解,客戶的鍋爐經博安祥公司改造后,所節約的電、煤資金博安祥與客戶按比例逐月進行分成,直至合同期滿。“我們拿六成,企業留四成。”劉建波告訴記者,博安祥公司一般與客戶簽訂6至8年的合同。合同期內博安祥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及維護,合同到期后設備無償轉讓給客戶。
默銳化工董事長楊樹仁說:“合同能源管理讓使用方企業不花一分錢,這一點非常有吸引力。投資方節能公司不僅分得紅利,還能享受到國家獎勵,實現了企業、節能公司和國家三方共贏。”
目前,壽光有新耀節能科技、泰達空調設備、博安祥公司等三家節能公司,此前共獲得國家補貼近8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