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積極推動發展理念大轉變,更加注重質量、效率和集約增長,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節能降耗取得顯著成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同比下降2.4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5%,降幅均呈現出逐月擴大的態勢。
污染防治進入精細化模式
“今年明顯感覺空氣質量變好了,白天陽光耀眼,晚上星辰閃耀,跑步不胸悶不憋氣。”石家莊市民董先生對記者說。
不僅僅石家莊出現變化,上半年,更多的藍天也出現在省內其他地方。大氣污染物濃度降低,得益于“天幫忙”,更離不開“人努力”,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已經進入精細化模式。
深挖減排潛力、強化主體責任,河北省確定了今年大氣污染防治的51個重點,其中包括對200家重點用煤單位能耗數據進行在線采集,監測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數據變化,及時掌握削減煤炭的進度。原煤入洗率要達到68%以上,8月底前全省105個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全部運營,年生產能力達到1500萬噸以上。設區市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要達到74%以上,兩年內力爭全部實現集中供暖。推動鋼鐵企業重組整合,完成500萬噸生鐵、500萬噸鋼產能壓減任務。對制藥、石化、焦化、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治理。
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河北省正在集中開展減排設施運行專項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脫硫脫硝設施、畜禽養殖場(小區)治理工程以及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對檢查出的違法問題將依法予以處罰、限期整改,對污染嚴重的提請當地政府責令關停。對問題突出的企業和單位實施掛牌督辦,對減排設施運行問題較多、思想上不重視、監管措施不到位的設區市、縣實施減排預警、約談或環保限批。
節能降耗成提升效益新途徑
“石藥集團通過創新驅動,率先在國內采用酶法工藝制藥,‘酶’技術不僅能大幅減少污染、降低成本,還可以廣泛應用于抗生素下游終端產品,實現能耗降低20%以上。”日前,在石藥集團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高興地向記者介紹他們的新藥品。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河北省主動加大對企業發展節能技術、提高節能管理水平的引導力度,讓節能降耗成為提升發展效益的新途徑。
重點用能企業紛紛投入資金,淘汰落后設備,建立和完善節能降耗措施,以一種全新姿態參與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競爭。日前,河北鋼鐵集團注資1億元成立的河鋼能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將集中自身在節能環保領域的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優勢,將河鋼能源打造成非鋼產業的重要板塊之一。河鋼能源通過高起點引進國內外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者,穩步推進內、外部資源的高效整合和資產資本的統一運作,最終使河鋼能源成為由若干個股權多元化的專業公司組成、以冶金過程衍生能源資源加工利用和廢水、廢氣、廢渣治理為主業的科技產業集團。
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全省21家民營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項目已經完成,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7.9萬噸、氮氧化物6301噸、煙(粉)塵5054噸、揮發性有機物218噸。另有112家民營企業的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55.6億元,項目完成后預計節約標煤18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7萬噸。
雙向調節助力節能降耗
廊坊新地能源工程技術公司是一家在能源清潔綜合利用領域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了煤基催化、氣化、甲烷化、燃氣凈化、液化及系統能效等多項科技攻關任務。在企業負責人楊宇看來,企業發展既要苦練“技術”真本事,更要注重稅收優惠外在“引力”。近年來,企業已累計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3570萬元。
面對河北省大氣污染嚴重與淘汰落后產能的雙重壓力,省地稅局將發展循環經濟、助推綠色崛起作為稅收杠桿撬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又一突破口,上半年,省地稅局為全省251戶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減免稅收3.48億元。稅收政策導向引領著企業轉型升級方向,上半年,省地稅局共為229家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6.94億元,為144戶企業加計扣除研發費用6.51億元。 河北省節能降耗所取得的良好成績來之不易,無論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還是重點領域節能、技術節能的持續推進,背后都離不開節能政策的支持與鼓勵,離不開節能機制的保障與創新,離不開節能標準的制訂與落實。在多項調節政策的支持下,河北省的節能降耗工作正在實現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