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電、小水泥、小造紙等企業,用電量大,污染嚴重,用能多占地廣,不淘汰出局,一些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在近日召開的山東省煙臺市工業經濟會議上,煙臺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煙臺市要提高耗能企業的準入門檻,明確限制此類產業落戶,引進更多的技術領先的制造業項目。
“2006年,煙臺市機械、電子、食品、黃金四大支柱產業凈增規模以上企業129戶,實現銷售收入2767.67億元,占全市銷售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四大支柱產業中的1391戶企業全年的耗能總量卻只占到全部企業耗能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煙臺市副市長劉筱杰在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說,相比之下,綜合能耗水平居全市各行業前三位的電力、水泥、有色金屬三個行業,完成的工業增加值雖然只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一成左右,能耗卻分別是全市工業平均水平的20倍、6.6倍和3倍。“也就是說,一些高耗能行業對煙臺市的經濟增長貢獻率小,而耗能很大。”劉副市長說,高耗能、低效益是阻礙產業優化的一大因素,對某些小火電、小水泥、小造紙要逐步淘汰,對想落戶的高耗能項目要抬高準入門檻。
記者在煙臺市有關部門看到一則對耗能企業的準入規定,對年綜合用能2000噸標準煤、年用電量200萬千瓦時以上的投資項目實行節能評估審核,達不到節能設計規模要求的,不審批、不核準,項目建成后達不到節能要求的不予以驗收。對外資項目審批,也增加了能耗審核內容,新建項目必須達到該行業能耗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嚴格控制新上火電、水泥和冶金等高能耗行業的投資項目。
據了解,目前,山東煙臺市在摒棄土地占用量大、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的低水平項目的同時,重點引導外資投向四大支柱產業,吸引國外制造業領軍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進駐,爭取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煙臺設立區域總部、研發機構和采購中心,帶動先進制造產業的升級和產業鏈延伸。(記者 張堅棟 通訊員 王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