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改委報告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措施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8:58:36 用手機瀏覽 |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天向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的報告,提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以及任務措施。
報告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據此,今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
——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減少排放的基礎上,保持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
——城鎮新增就業不低于九百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四點六以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百分之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百分之十二。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內。
——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
——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改善。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政府將著力做好八方面工作,即: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強環境保護和集約用地。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繼續深化各項改革,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事業,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認真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該報告還顯示,二00六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物價水平較低的良好態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二十點九四萬億元人民幣,增長百分之十點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顯著增強,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年度之間、季度之間波幅都比較小。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百分之一點五,在經濟增長連續四年達到或略高于百分之十的同時,物價漲幅穩定在較低水平,這在中國發展史上是少有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