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00883.HK;NYSE:CEO;TSX:CNU)近日在2020年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情況媒體電話會上透露,該公司將提升天然氣的產量,爭取到2035年將天然氣在油氣總產量中的占比從目前的21%提升到50%,也即公司的油氣產量各占一半。
上述調整是基于全球低碳趨勢及中國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背景作出的決定。中海油首席財務官謝尉志在電話會上表示,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該公司都將加大在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投入,“實際上在國內已經有明顯的進展,渤中19-6凝析氣田在先導試驗區的結果出來后將落實具體開發方案。陵水17-2氣田明年下半年將投入生產。這兩個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國內的天然氣產量。”
但謝尉志強調,提升公司的天然氣產量和占比并不意味著原油產量會下降。“原油產量還會提升,只是我們希望天然氣產量提升得更快更多,以此來改變油氣產品的比例。”
在能源轉型大勢中更多押注天然氣,是多家跨國石油巨頭的一致選擇。比如,BP、殼牌和道達爾等歐洲石油公司均將天然氣確定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謝尉志介紹,在減排方面,中海油還在利用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經驗,積極探索和發展海上風電業務,“希望能逐步培育出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石油行業造成了重大沖擊。受此影響,中海油占有43.21%權益的英國Buzzard油田二期推遲至2021年投產。
中海油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該公司平均實現油價為43.03美元/桶,同比下降29.3%,與國際油價走勢基本一致;平均實現天然氣價為5.85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2.0%,主要由于中國高氣價天然氣銷量的增加。綜合實現油價下降、銷量上升以及匯率變動等影響,三季度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355.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6.8%。
期內,中海油按照既定的應對低油價策略,在保證勘探開發工作量的前提下,資本支出同比下降5.8%至約184.0億元。
第三季度,中海油實現總凈產量131.2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5.1%。其中,中國凈產量88.6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10.4%,主要由于旅大21-2/旅大16-3油田區域開發、東方13-2氣田群等項目投產帶來的產量貢獻;海外凈產量42.6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下降4.6%,主要由于低油價下尼日利亞Egina項目限產及加拿大長湖油砂項目減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