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能過剩和需求下降的雙重狙擊下,中國鋼鐵業的生存狀況反而出現好轉。
今年進入到第三季度后,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終于實現了主營業務扭虧,重點鋼企實現利潤同比增71%至192.82億元,累計虧損面為25%,1-9月份的資產負債率也同比下降了0.72%。
中鋼協目前共有344個會員,其中218家屬于生產企業,鋼產量占全國80%以上。
三季度轉虧為盈
中鋼協昨日在鋼鐵行業第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172.40億元,同比下降0.22%,實現利稅796.50億元,同比增長15.92%,實現利潤192.82億元,增長71.26%。
中鋼協表示,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累計虧損面為25%,同比下降6.82個百分點,虧損額80.86億元,同比下降29.58%,但是銷售利潤率為0.7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中鋼協稱大中型鋼鐵企業的主營業務已實現了扭虧。
今年上半年,鋼鐵主營業務虧損6.6億元,已連虧11個季度。中鋼協表示,前三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負債率也出現下降,截至9月份負債率是68.81%,而去年同期是69.53%,同比下降了0.72%。
上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鋼鐵企業加大了資金來源調整的力度,通過直接發債等方式減輕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截至9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長期借款為9830億元,短期借款為3590億元,累計1.4萬億元左右。
中鋼協指出,企業負債率下降,銀行借款減少,表明企業在控制債務規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方面有些效果,但是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應收應付賬款繼續上升,企業應合理控制產量釋放,加強資金管控,防范資金風險。
全年產量將達8.26億噸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共生產粗鋼6.18億噸、生鐵5.42億噸、鋼材8.39億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4%、0.38%和5.02%,增幅均大幅回落。
中鋼協表示,前三季度累計平均日產226.37萬噸粗鋼,按此水平測算,2014年粗鋼產量將為8.26億噸。前9個月,中國粗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50.21%,比上年同期提高0.69個百分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鋼協會員企業的前三季度產量反而出現下降。
中鋼協表示,今年鋼材出口突破8000萬噸已成定局。今年前三季度已出口鋼材653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9.3%,進口鋼材1101萬噸,同比增長5%,保持小幅增長。鋼材出口大量增長主要是由于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跌,而國際市場價格下跌較少,國內外價差加大。
中鋼協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表示,中國鋼材出口的品種較多,相對來說板材量是最大的。而進口產品中一半左右是屬于來料加工,進口鋼材來源地主要是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占比接近80%。但是,大量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必將帶來貿易摩擦增多,從而影響產品繼續出口,并且出口低附加值產品不符合中國當前經濟發展需要,必將帶來出口政策的調整。
原料價格將繼續下跌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11.23億噸,同比增加7586.06萬噸,增長7.24%,其中9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為1.37億噸,同比下降0.36%,國內鐵礦石出現減產。
前三季度,進口鐵礦石6.99億噸,同比增長16.5%,9月末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為11069萬噸,較年初增長約23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836萬噸。前三季度進口均價為108.09美元/噸,同比下降21.66美元/噸。9月份鐵礦石進口均價88.53美元/噸,環比下降2.32美元/噸,9月下旬跌破80美元/噸。
中鋼協表示,目前鐵礦石價格仍在每噸80美元左右波動,但是供大于求的趨勢仍在持續,未來鐵礦石價格也將繼續下跌,仍難看清鐵礦石價格的底部。未來影響鐵礦石價格的核心因素還是供求關系。
從供應上看,國內礦的產量仍在增加,從需求上看,前三季度全國粗鋼(折合量)表觀消費量約5.6億噸,同比減少516萬噸,下降0.9%。所以,鐵礦石價格大趨勢還是會下行,只有供求關系基本穩定后,價格底部才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