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開發及利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尤其是近年來肆虐我國的霧霾天氣更是將煤炭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去煤炭化”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在國際社會的共識與我國生態文明、能源安全的要求下,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要做的事情。
然而,盡管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由巔峰時候的70.7%下降到近期的66.6%,但是煤炭始終占我國能源生產總量的3/4、消費總量的2/3以上。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礎和化工原料,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煤炭也是我國最豐富的能源資源,占我國已探明化石能源資源總量的94%左右,是我國最豐富、最基礎的能源資源。而與其他能源資源相比,煤炭是我國最經濟、最廉價的能源資源。根據相關數據分析,2013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34億噸標準煤,其中原煤產量36.8億噸,占國內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75.7%,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對外依存度低,是我國最可靠的能源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是讓煤炭“減”污染、“加”效益的必由之路。
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是實現煤炭清潔化利用的基本方法。應加大資金與人才的投入,提升煤炭科技的創新能力,取得一批核心和關鍵技術,為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尋求可行方案,建立起高附加值的煤炭高效清潔利用體系。
目前,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尚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我國很早就已經重視并開始研究煤炭的清潔利用,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二十年的潔凈煤技術的應用,卻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煤炭的粗放式開發和利用的總體局面。而其中的原因便在于各自為政,缺乏國家層面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協調機制。
要實現煤炭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頂層設計必須要做好,國家層面的煤炭清潔生產和高效利用協調機制必不可少。建立相關的政府部門、行業和科研單位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組織開展相關重大的研究和煤制氣標準、支持政策的制定,編制煤炭清潔利用發展和管理規則,協調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做到統籌協同、分行業實施、整體推進,這一系列措施在現階段顯得尤為必要。而且要切實做到從煤炭生產開發到煤炭終端消費的全過程管控,有效進行全產業鏈的清潔管理。頂層設計做好了,有了統一協調機制,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才有了指路標。
雖然現在國家正在建立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但是現階段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難以改變。煤炭在現階段仍然是我國能源中的“主力軍”;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炭消費總量在一段時間內也將不斷增加。面對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只有加快實現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才能使煤炭更加“有尊嚴”地為國家能源供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