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能源危機日益加劇和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的態勢下,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 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7 年,全球太陽能新裝容量達2826MWp,其中德國約占47%,西班牙約占23%,日本約占8%,美國約占8%。2008 年全球太陽能新裝容量達到5500MWp 以上,其中,按地區排名,西班牙名列首位,德國第二。2008 年,全球太陽能安裝總量已累計達15GW,西班牙新裝量為2.5GW,約占2008 年新增安裝量的一半。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認為,以往,全球光伏產業的終端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的西班牙、德國等地,這已經給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制約。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到來,導致其國內市場萎縮。更為重要的是,這同時使全球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勢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此種態勢下,盡快尋找新興市場已經成為全球光伏產業再次騰飛的關鍵。
那么,哪些地區在發展光伏產業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全球光伏產業究竟應該把目光瞄向哪里?
中國光伏產業已吸引世界目光
中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中國光伏發電產業于20 世紀70 年代起步,90 年代中期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太陽電池及組件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經過30 多年的努力,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到2007 年年底,我國從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企業達到50 余家,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達到290 萬千瓦(2900MW),太陽能電池年產量達到1188MW,超過日本和歐洲。但是,與光伏生產大國相對應光伏系統的安裝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2008 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1.78GW,占全球總量的26%。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包括臺灣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2007 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市場占有率由2006 年的20%提升至35%,2008年則更進一步,大幅提升至44%,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但是2008 年,我國光伏系統安裝量為40MW,占全球總安裝量的比例僅為0.73%。
姜謙認為,從以上數據可以明顯看出,截至2008 年底,我國的光伏系統安裝還停留在一個很小的階段,國內僅有的幾個光伏發電項目,包括內蒙古鄂爾多斯(205 千瓦)和上海崇明島(1MW)項目還都屬于國家發改委批復的示范性項目,也就是說國內光伏市場并沒有真正大規模開啟。
但在近期,以上局面似乎有轉變的跡象。2009 年3 月23 日,我國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并出臺了《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定有條件地對部分光伏建筑進行每瓦最多20 元人民幣的補貼。加之即將頒布的新能源發展規劃,都預示著中國的光伏市場開啟在即。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