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辦〔2010〕17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和《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以下簡稱國發36號文件)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保障就業、推進技術創新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數量多、涉及行業廣、社會影響大,提高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企業負責人關注生產經營多,對節能環保重視不夠。企業發展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裝備水平落后等情況依然較為嚴重;二是企業數量多,而且較為分散,資源消耗量及污染排放相對較少,實施節能降耗措施及環境監管較為困難。各地中小企業管理部門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參差不齊,促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還不完善;三是企業節能減排基礎管理薄弱,普遍沒有設置負責節能減排的專門機構和配備專業人員,節能減排基礎數據缺失,情況不清;四是企業獲取節能減排技術信息渠道不暢,節能減排的高投入與中小企業資金、技術實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小企業節能環保普遍存在融資難、擔保難等問題。這些都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主要障礙。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國發36號文件為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偏低,重點用能行業的中小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中小企業發展新階段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引導企業依靠質量求生存,依靠節能和管理求效益,依靠機制體制創新求發展,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措施抓緊抓好,實現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目標,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根本,進一步強化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促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專業服務機構為支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機制和良好氛圍,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重點領域。以工業領域中小企業為重點,著力抓好能源資源消耗高、資源利用率低、污染減排壓力大的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重點是:國家重點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涉及的中小企業,重點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內的中小企業,以及各地確定的節能減排重點中小企業。
(三)工作目標。爭取用3~5年時間,培育和形成一批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示范企業(產業基地、集聚區),推動重點節能減排技術在中小企業的廣泛運用,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管理人員培訓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較大幅度提升中小企業能源資源利用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重點用能行業的中小企業單位能耗下降25%左右,使中小企業單位產品(工序)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清潔生產等指標有顯著提高。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