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日前印發《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毒V要》由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編寫,共分5章,分別是生態文明時代的主流文化、“十三五”生態文化發展總體思路、生態文化發展的重點任務、推進生態文化發展的重大行動、生態文化發展的政策措施。
基本原則
《綱要》明確四大基本原則:培育支撐,融會貫通、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共建共享,貴在踐行、生態平衡,統籌協調。
主要目標
《綱要》設定的主要目標有9項,完成時間均為2020年。
1、生態文明教育普及率由2015年的80%提高到85%,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將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消費觀、生態政績觀等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納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成為國家意識和時尚追求。
2、全國森林公園總數增加,生態文化宣傳設施要納入公園基礎建設之中。以國家級森林公園為重點,建設200處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森林體驗基地、森林養生基地和自然課堂。
3、選擇一批國內外高度關注的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示范區,進行有效管理的試點和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使6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數量得到恢復和增加,95%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
4、建設76個國家濕地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濕地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
5、擴建一批國家沙漠公園,初步建立起國家沙漠公園網絡體系,改善基礎設施,強化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科普宣教功能,推進沙漠生態旅游。
6、創建國家森林城市100個、全國生態文化村1000個、全國生態文化示范企業50家、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20個,著力培養生態文化宣教骨干隊伍,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
7、開展國家“一園三基”建設,建立國家生態文化博覽園,開展生態文化示范基地、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和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8、加強生態文化體系研究和建設,“十三五”期間陸續出版發行森林生態文化(野生動物、茶、竹、花)、海洋生態文化、濕地生態文化、草原生態文化、沙漠生態文化、園林生態文化和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等理論專著、科普讀物和影視作品。
9、推進多種類型、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美麗鄉村和民族生態文化原生地等生態旅游業,健康療養、假日休閑等生態服務業;打造優質規范的生態文化教育、科普、體驗基地和生態科普展館等生態文化公共服務業,生態文化創意產品產業等蓬勃發展,年產值達到7000億-8000億元,拉動就業、普惠民生。
重點任務
《綱要》明確了生態文化發展的6項重點任務:建立生態文明評價體系,將生態文化融入全民宣傳教育,將生態文化理念融入法治建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科技研發應用,加強生態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推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
重大行動
《綱要》推進生態文化發展的重大行動包括:著力打造生態文化城鎮,深化“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加強生態文化現代媒體傳播體系和平臺建設,拓展生態文化創建傳播體驗活動,弘揚林業時代精神,延展“一帶一路”生態文化合作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