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技術前沿  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技術前沿
新型鐵基非晶合金廉價節能05-07
由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莫斯科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中國天津大學及日本和美國學者共同組成的國際團隊利用金屬鐵,制作出一種新型的節能合金,既擁有極高的機械性能和磁性,又價格低廉。研究結果發表在《合金與化合物雜志》上。該節能型新材料不光可以減少電力傳輸和變壓損失,還有助于減少生產時的危險氣體排放量。NUST MISIS工程師安德烈·巴茲洛夫說:“在總體性能上,……
中國學者新方法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清潔能源甲醇05-02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研究員司銳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鉑單原子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純度90%以上的甲醇,這對減排和開發新能源具有重要意義。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了該成果。二氧化碳加氫反應后的產物比較復雜,既可能是甲醇,也可能是一氧化碳、甲酸,甚至是另一種溫室氣體甲烷。這也是國際科學界近年來致力于解決的一個科技難題。曾杰……
獵戶座巨大原始星周圍發現含鋁分子05-01
日本國立天文臺、東京大學、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阿爾瑪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獵戶座大星云中的巨大原始星“獵戶座KL電波源I”旋轉噴射氣流的根部附近,含有一氧化鋁分子。恒星如何誕生,其周圍的行星如何形成,這是天文學、地球行星科學極為重要的課題。在天文學方面,科學家試圖通過觀察恒星和行星的“現場”來理解這個過程;在地球行星科學中,科學家通過分析隕石和航天探測器帶回來的樣本……
銅渣高值化,變身抗菌不銹鋼04-26
近日,東北大學冶金學院張廷安教授團隊發明的“銅冶煉渣末端高值化利用技術與裝備”及“低成本快速清潔煉鎂技術”在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上述兩項技術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銅渣利用無渣化和高值化新思路,對促進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并已在我國有色金屬企業得到應用。據介紹,通過銅冶煉渣末端高值化利用,控制銅、鐵的比例,讓貧化渣渦流還原后得……
國產“地球CT”技術打破國外30年壟斷04-25
由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薄互層波阻抗Z反演技術,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歐美國家在國內地震解釋領域長達30年的技術壟斷,并在薄互層儲層地震預測方面趕超歐美,創經濟效益2.6億元。這是記者從近日由中國石油技術鑒定中心組織召開的中國石油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獲悉的。據研發團隊負責人于承業介紹,薄互層波阻抗Z反演技術是一種地震處理解釋技術,通過對人工反射波精確解譯來分析地球“血管”……
礦物也能轉化太陽能?北大學者新發現“礦物光合作用”04-25
北京大學24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魯安懷等通過與美國學者合作,率先證實無機礦物也可轉化太陽能系統,即存在“礦物光合作用”。此項發現為研究光合作用系統的起源和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新的視角,該成果已于2019年4月22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魯安懷團隊通過對中國北方戈壁、沙漠以及南方喀斯特和紅壤等典型地貌中巖石/土壤樣品的深入系統觀測分析,發現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
耐腐蝕新方法解決海水制氫難題03-21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們設計了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極和海水制造氫燃料的新方法,新模型可工作1000小時以上,有望應用于多個領域。該研究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杰(音譯)說,氫是一種極富吸引力的燃料,氫燃燒只生成水,不釋放二氧化碳,因此有望緩解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F有水解制氫方法依賴高度純凈的水,因為海水中帶負……
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問世 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03-21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領導的研究團隊創新性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能源環境科學》上。大規模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的關鍵技術,液流電池因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效率高等特點,是大規模儲能的首選技術之一。而鋅碘液流電池是液流電池技術的一種,因具有較高能……
中國油氣管道安全技術取得突破03-19
本如何從源頭保證油氣管道,特別是高鋼級大口徑管道運行的本質安全?近日,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在京共同就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形成的高鋼級大口徑管道安全關鍵技術與規模應用成果進行探討。據了解,截止到2018年,我國已建成油氣長輸管道13萬千米,2025年這一數據將達到24萬千米,其中以西氣東輸一二三線和中俄東線為代表的高鋼級大口徑……
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新材料問世03-19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發出一種獨特的三層“鋼—釩—鋼”合金材料,能長久耐受高達700℃的高溫、剛性輻射性照射、機械壓力和化學影響,這種復合材料可應用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外殼中。控制棒外殼是核反應堆的關鍵功能性部件,它們與鈾燃料接觸,控制著核反應流的強度。新一代快中子核反應堆能夠重復利用廢鈾,但其主要問題在于控制棒外殼所承受的巨大負荷。新一代反應堆中的釋熱原件……
自主研發生產海洋動態電纜“下潛”3000米03-18
    能應用于水深3000米的環境下,是以前國產移動電纜應用水深的10倍,使用壽命不少于30年。這條由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動態電纜,能為海上采油平臺向深水發展提供更好保障。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漢纜)海洋動態電纜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段偉喜介紹,今年1月21日,海洋動態電纜順利通過山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驗收。該產……
美研究人員從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03-18
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是手機、計算機等許多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制造材料。全世界的稀土元素儲量并不豐富,且分布不均,長期處于供應短缺狀態。而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在《化學熱力學雜志》線上版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從工業廢棄物——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方法,或可緩解稀土元素供應緊張局面。磷石膏是用磷酸鹽礦石生產磷酸產生的廢棄物,其中含有大量稀土元素。研究人員估計,全世界每年產生……
專家: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03-04
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一項新研究表明,運用我國發明的團聚強化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不但確保煙塵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而且可高效協同脫除煙氣中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這是記者26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的。我國對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有嚴格的剛性規定,脫硫主要是脫除二氧化硫氣體,對三氧化硫排放沒有法制性約束。三氧化硫是一個被忽視的危害,是導致能見度降低和加劇霧……
可再生能源“存”在哪兒?多孔巖石潛力大03-04
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產生的能源量往往取決于天氣條件,而為保證持續穩定的供電方式,科學家正想方設法在大自然中尋找各種靠譜的儲能材料和方法。日前,英國愛丁堡大學刊登在《自然·能源》上有關多孔巖石儲電的文章稱,英國北海海床上的多孔巖石有望用于長期儲存可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從而解決海上風電等儲存問題。那么,科學家如何想到采用多孔巖石作為儲能介質?還有哪些儲存可再生能源的奇思妙……
科學家正努力給燃料電池建“高速公路”03-04
或許有一天,我們的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的電池不再靠充電而是加“燃料”,待機時間可以數倍增加,性能也會更好。這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而這種可以隨時隨地添加“燃料”的電池正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外籍教授邁克爾·蓋佛(Michael D. Guiver)與尹燕副教授的一項研究成果有望將這一設想向前推進。目前該研究團隊已……
鋅碘單液流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03-03
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進而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能源環境科學》上。大規模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的關鍵技術,液流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效率高等特點,是大規模儲能的首選技術之一。鋅碘液流電池是液……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03-03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6日發表的一項化學最新突破:科學家研發了一種液態金屬電催化劑,可在室溫下將氣態二氧化碳(CO2)轉化為固體碳材料,并用于能量儲存。該方法將為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作貢獻,成為可行的“負碳排放”技術。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而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因此“負碳排放”技術對于維持未來氣候的穩定至關重要,但二氧化碳這一氣體形態給溫室氣體的長期封……
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 “能源衣”開發仍任重道遠03-01
東華大學21日發布消息稱,該校王宏志教授課題組在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兩棲能源紗線與紡織品的連續化與規模化制備》為題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認為,纖維、紗線、織物將成為新一代發電載體。但成熟的發電技術,如光伏、熱電、壓電/摩擦電等,與服裝材料和紡織工業的結合尚存在挑戰。目前能源紡織品難以規模化生……
新型微控制單元:利用自旋電子學實現高性能與低功耗!03-01
背景微控制單元(MCU),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簡單說,微控制單元就是在單個芯片上,集成計算機的各個部件,例如處理器、存儲器、多種I/O接口,形成芯片級別的計算機。 單個芯片上集成的功能與組件,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進行裁剪。如今,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微控制單元的身影,例如手機、工業設備、機器人、汽車電子等。隨著物聯網(IoT)蓬勃發展,微控制單元也成為了許多物聯網設備的……
新型防冰材料問世 冬季結冰不再可怕01-21
冰雪災害有時讓人望冰興嘆,無可奈何。但美國休斯頓大學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防冰新材料,有望徹底解決飛機、纜線等表面的結冰問題?蒲腥藛T發表在國際材料期刊《Materials Horizons》的論文稱,他們提出了一種叫做應力局部化的新型物理理論,用來改變和預測新材料的性能;谶@些預測,他們創造了一種持久的硅聚合物涂層,能夠在任何物體表面防止結冰。雨雪災害導致的供電線路結冰、斷裂,……

345 篇技術  首頁 |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技術/頁  轉到第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