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知識  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中外團隊獻策協同治理臭氧與PM2.510-24
目前,我國以降低細顆粒物(PM2.5)為首要目標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近地表臭氧污染問題卻越發突出。如何實現PM2.5和臭氧污染控制的“雙贏”是我國當前大氣污染治理面臨的新挑戰。近日,哈佛—南信大空氣質量和氣候聯合實驗室研究人員提出了改善我國當前臭氧和PM2.5污染的協同控制策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 2013~2017年,中國PM2.5濃度下降……
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幾大關鍵詞10-21
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起草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在首都之窗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11月13日。根據修正案草案送審稿的規定,個人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元罰款。 修正案草案送審稿主要包括加強生活垃圾總體管理要求、完善源頭減量措施、強化分類投放要求、健全分類處理流程、增加分類……
燒結煙氣脫硫脫硝處理技術的比較分析09-19
摘要:我國燒結煙氣脫硫早在2004年由廣州鋼鐵廠在24m2燒結廠初步實施,于2007年全面實施。據環保部統計數據,至2014年,全國燒結機脫硫設施共有526臺,已有脫硫設施的燒結機面積達8.7萬m2,占燒結機面積的63%。從公布的清單分析,干法、半干法占17%,濕法占87%。除部分己建的干法(活性炭法)燒結脫硫脫硝一體化處理設施外,燒結機煙氣脫硫脫硝的實例較少。本文重點研究燒結煙氣……
浙江電力積極打造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05-16
5月10日至1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浙江召開打造現代(智慧)供應鏈、提升采購設備質量現場會。近年來,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運用“大云物移智”技術,積極打造以智能采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業務為支撐的特色智慧供應鏈體系,全面提升物資管理的本質安全能力、資源統籌能力、集中管控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國網浙江電力依托“浙電云”平臺和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建成企業級共享數據資源……
浙江電力積極打造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05-16
5月10日至1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浙江召開打造現代(智慧)供應鏈、提升采購設備質量現場會。近年來,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運用“大云物移智”技術,積極打造以智能采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業務為支撐的特色智慧供應鏈體系,全面提升物資管理的本質安全能力、資源統籌能力、集中管控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國網浙江電力依托“浙電云”平臺和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建成企業級共享數據資源……
什么是生態紅線 看完你就知道了02-09
近年來,伴隨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建設用地規模迅速擴張,導致建設用地與耕地保護、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保護等人地矛盾日益尖銳。 為加強生態保護,2011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國家編制環境功能區劃,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20……
中國和德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著共同的難題?10-18
基礎設施拖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后腿。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方向,但是從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不僅僅在于簡單地建造更多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目前,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道路上,中國和德國遇到了共同的難題——能源超額。 據消息,德國聯邦網絡機構表示,由于電網處理能力不足,他們將縮緊在德國北部的風力發電計劃,該機構管理著德國全國電力網。近年來,為了滿足南方的工程樞紐的能源需求,德……
土壤污染的預防優于治理10-14
無論是農用耕地還是城市建設用地,人們對“腳下的環境”的關注度都在提升。當前最急迫的是預防和控制新的污染產生。預防優于治理,并不是說治理不重要。大面積的土壤修復治理是個世界性難題,其復雜性和投入遠大于空氣和水。土壤污染防治要在保護土壤的基礎上,分類合理利用土地,并不是要不計成本、不講科學地全部實現土壤污染修復 日前,一則北方某縣含鎘小麥去向的消息廣受關注。當地環保部門回應,一些農……
發展綠色金融需建立哪三大機制?10-12
目前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更多源自行政性推動而非市場主體的主動行為,企業對綠色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兩高一資”企業因高利潤和高回報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仍頗具吸引力。 要盡快在金融監管部門之間、金融監管部門與政府行政管理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跨部門協調機制,使綠色金融理念在政府層面被廣泛認識和推行,確保綠色金融政策的統一性和穩定性。 綠色金融通過金融政策和產品、服務創新形成新的金融發……
“十三五”如何改善棄風限電?10-12
風電發展的節能、環保與減排效應客觀存在,但是有待化石能源外部成本充分內部化后才能體現。8月底,國家能源局發布《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這是能源主管機構首次公布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年度監測和評價結果。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277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約為5%。 盡管比例微小,但是從2014年開始,棄風持續惡化!

445 篇技術  首頁 |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 尾頁  10篇技術/頁  轉到第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