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渣高值化,變身抗菌不銹鋼 | 04-26 |
近日,東北大學冶金學院張廷安教授團隊發明的“銅冶煉渣末端高值化利用技術與裝備”及“低成本快速清潔煉鎂技術”在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上述兩項技術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銅渣利用無渣化和高值化新思路,對促進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并已在我國有色金屬企業得到應用。據介紹,通過銅冶煉渣末端高值化利用,控制銅、鐵的比例,讓貧化渣渦流還原后得…… |
國產“地球CT”技術打破國外30年壟斷 | 04-25 |
由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薄互層波阻抗Z反演技術,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歐美國家在國內地震解釋領域長達30年的技術壟斷,并在薄互層儲層地震預測方面趕超歐美,創經濟效益2.6億元。這是記者從近日由中國石油技術鑒定中心組織召開的中國石油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獲悉的。據研發團隊負責人于承業介紹,薄互層波阻抗Z反演技術是一種地震處理解釋技術,通過對人工反射波精確解譯來分析地球“血管”…… |
[組圖]我國在中日韓美同時研制的鋰電池技術上率先取得 | 04-25 |
電動車里所需的鋰電池,可謂說是世界各國都非常困擾的一個問題。這就是關于鋰電池密度的問題,正是因為這個問題使得四國都把自己鋰電池的研發計劃提上進程,因為大家都想在20年的時候就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每千克有300瓦時。 就在研發計劃提出以后,我國寧德時代新能源公司提前比其它三國更快的研制出了達每千克304瓦時的鋰電池能量密…… |
礦物也能轉化太陽能?北大學者新發現“礦物光合作用” | 04-25 |
北京大學24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魯安懷等通過與美國學者合作,率先證實無機礦物也可轉化太陽能系統,即存在“礦物光合作用”。此項發現為研究光合作用系統的起源和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新的視角,該成果已于2019年4月22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魯安懷團隊通過對中國北方戈壁、沙漠以及南方喀斯特和紅壤等典型地貌中巖石/土壤樣品的深入系統觀測分析,發現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 |
廣州首個3D打印配電房正式投產運營 | 03-25 |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獲悉,其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西塱村大橋西園巷的3D打印配電房正式建成投產,這是廣東首個3D打印配電房。這一建筑技術將先進的3D打印技術應用于現場建筑,高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有助于破解城市電力工程施工難問題。提起施工建設,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塵土漫天飛揚,建筑材料雜亂無章,機器轟鳴。尤其是城市電力施工,往往都在居民社區周邊,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施工擾民。3D打印配電房…… |
“廣東油”領跑全國有秘訣 萬里管道只輸綠色油 | 03-25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在廣東全面供應國Ⅵ油品滿100天,期間全國9%的機動車“喝”上了更環保、更優質的國Ⅵ油。作為全國消費規模最大、車用燃油等級最高的省份,“廣東油”領跑全國已有十年。自2008年至今,“廣東油”已先后完成了6次升級。這一系列成功背后凝聚著中國石化旗下各廣東業務公司的共同努力,正是各家企業在煉油、輸送、加油服務等各領域的綠色攻堅,共同鑄就了“廣東油”的品…… |
日本推進“空氣電池”實用化 蓄電量達到鋰電池5至10倍 | 03-21 |
日媒稱,日本企業陸續研發大幅提高空氣電池使用壽命的技術,使用壽命是有“終極蓄電池”之稱的空氣電池的最大課題。富士通旗下的FDK公司開發的氫-空氣燃料電池有望3年后實現實用化。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試制出使用壽命較長的鋰空氣電池。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18日報道,空氣電池不僅輕便,而且性能高,各種設備需要收集數據,對空氣電池的需求將日益高漲。如果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過剩電力的…… |
簡單便宜方法制出更堅固材料 | 03-21 |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的學者們發明了一種獲取立方氮化硼納米粒子的經濟方法。這種方法有助于以工業規模生產復合材料改進劑——強化劑。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材料科學與工程A》上。復合材料是多元材料,通常由塑料基礎構成,而塑料基礎則有堅固性高的填充物加固。許多復合材料在機械性能方面超越傳統材料與合金,但卻更輕薄。該學院無機納米材料科研實驗室…… |
耐腐蝕新方法解決海水制氫難題 | 03-21 |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們設計了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極和海水制造氫燃料的新方法,新模型可工作1000小時以上,有望應用于多個領域。該研究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杰(音譯)說,氫是一種極富吸引力的燃料,氫燃燒只生成水,不釋放二氧化碳,因此有望緩解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F有水解制氫方法依賴高度純凈的水,因為海水中帶負…… |
太鋼造出第四代核電機組核心部件支撐環 | 03-21 |
3月20日,記者從太原鋼鐵集團獲悉,太鋼采用高純凈不銹鋼材料打造的世界直徑最大、重量最大的無焊縫整體不銹鋼環形鍛件研制成功,將用于制作我國首個第四代核電機組——福建霞浦60萬千瓦快中子反應堆示范堆核心部件支撐環?於咽俏覈四馨l展“熱堆—快堆—聚變堆”戰略路線“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屬于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首選堆型,可大幅提升核燃料的資源利用率。作為整個堆容器的“脊梁”,該巨型…… |
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問世 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 03-21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領導的研究團隊創新性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能源環境科學》上。大規模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的關鍵技術,液流電池因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效率高等特點,是大規模儲能的首選技術之一。而鋅碘液流電池是液流電池技術的一種,因具有較高能…… |
青海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首個自主研發產品問世 | 03-21 |
記者20日從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獲悉,經過連續兩周多的三角焊帶拼片設備調試及組件版圖設計,青海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產品組件研發組日前成功研制出第一塊三角焊帶拼片組件,這也是該中心自成立以來研發的首個自主產品,標志著該中心組件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基本形成。青海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東川工業園區,整幢大樓共5層,建筑總面積1417…… |
[圖文]136kw漢能漢瓦項目亮相粵北 | 03-19 |
近日,一款擁有高科技加持的發電瓦--漢能漢瓦驚艷亮相于粵北清遠市瀾水市場。粵北清遠市瀾水市場漢瓦項目總裝機容量136.62kw,它的成功落地,不但標志著該項目通過使用全球領先技術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瓦,完全實現建筑用電的自給自足,成為區農貿市場的標桿,更為當地建筑生態系統實現全面轉型升級,探索出了一條可行路徑。 瀾水市場漢瓦項目坐落于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東城瀾水中心村增強西大街,項目…… |
中國油氣管道安全技術取得突破 | 03-19 |
本如何從源頭保證油氣管道,特別是高鋼級大口徑管道運行的本質安全?近日,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在京共同就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形成的高鋼級大口徑管道安全關鍵技術與規模應用成果進行探討。據了解,截止到2018年,我國已建成油氣長輸管道13萬千米,2025年這一數據將達到24萬千米,其中以西氣東輸一二三線和中俄東線為代表的高鋼級大口徑…… |
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新材料問世 | 03-19 |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發出一種獨特的三層“鋼—釩—鋼”合金材料,能長久耐受高達700℃的高溫、剛性輻射性照射、機械壓力和化學影響,這種復合材料可應用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外殼中?刂瓢敉鈿な呛朔磻训年P鍵功能性部件,它們與鈾燃料接觸,控制著核反應流的強度。新一代快中子核反應堆能夠重復利用廢鈾,但其主要問題在于控制棒外殼所承受的巨大負荷。新一代反應堆中的釋熱原件…… |
練就三項“秘技”,這款動力電池實現國際領先 | 03-19 |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開欄的話 關鍵核心技術事關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也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專欄,解讀這些為相關學科、產業發展打開新局面的核心技術,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電動汽車因存在續航里程短、成本高等問題,許多潛…… |
新疆油田采氣廠“大科技”工程擬讓13口老井“枯樹逢春 | 03-18 |
“今年我廠天然氣產量任務是15.71億立方米、凝析油12萬噸,除去13口新建產能井外,我們計劃對13口老井進行措施增產。”新疆油田采氣一廠工藝研究所所長王曉磊14日說到。目前,今年新疆油田采氣一廠首口措施井——滴西325井的壓裂施工正在進行開工前檢查,預計下周開工。據介紹,新疆油田采氣一廠今年將實施增產工藝措施的13口井,主要分為措施作業和排液采氣兩大類,工藝主要以側鉆、壓裂、連續…… |
自主研發生產海洋動態電纜“下潛”3000米 | 03-18 |
能應用于水深3000米的環境下,是以前國產移動電纜應用水深的10倍,使用壽命不少于30年。這條由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動態電纜,能為海上采油平臺向深水發展提供更好保障。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漢纜)海洋動態電纜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段偉喜介紹,今年1月21日,海洋動態電纜順利通過山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驗收。該產…… |
美研究人員從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 | 03-18 |
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是手機、計算機等許多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制造材料。全世界的稀土元素儲量并不豐富,且分布不均,長期處于供應短缺狀態。而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在《化學熱力學雜志》線上版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從工業廢棄物——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方法,或可緩解稀土元素供應緊張局面。磷石膏是用磷酸鹽礦石生產磷酸產生的廢棄物,其中含有大量稀土元素。研究人員估計,全世界每年產生…… |
“綠色閉坑”技術有效破解關閉礦井的安全環保難題 | 03-11 |
記者從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該集團和中國礦業大學聯合研發的“綠色閉坑”技術,實現了礦井安全、綠色關閉,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委員會評定,該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我國東部地區礦井閉坑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和示范意義。據介紹,近年來,受煤炭資源日趨衰竭以及去產能政策的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大量礦井逐漸有序關閉。在礦井逐步關閉的收縮開采、閉坑過程以及閉坑后等階段,產生了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