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焚燒廠最多,全國有1916個,占世界垃圾焚燒廠總數的70%以上。1997年頒布嚴格控制二惡英的指南,對二惡英排放超標的垃圾焚燒廠,嚴格檢查強行改造,提出要注意避免先污染、后治理,造成浪費又破壞生態環境。對于未建成的立即停工拆除,并祛除不合格的焚燒廠設備。同時建立了標準測查環衛制度,裝備先進實驗室,加強測查環境激素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積極宣傳讓全人類都認識環境激素的來源是二惡英,控制環境激素唯一的辦法,應采用新型超前垃圾氣化發電技術。此后日本及世界各國先后引進氣化發電治理生活垃圾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才能控制住二惡英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2、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藝的發展趨勢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和人口規模的急增,生活垃圾產量也快速遞增,使原有的垃圾填埋場趨于飽和,而垃圾焚燒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垃圾填埋場的壽命,使垃圾得以減量、無害和資源化的綜合利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垃圾中可燃、易燃物含量增加,垃圾熱值提高,為垃圾焚燒技術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因此垃圾焚燒處理正逐步成為許多城市解決垃圾出路問題的主要措施。
針對垃圾直接焚燒所帶來的二次污染等問題,研究開發了技術更為先進的階臺式垃圾熱解氣化流化床技術。這種處理工藝的技術原理,是將一般垃圾在缺氧還原性氣氛中氣化后,熱分解氣和碳分等被送到后燃燒室內燃燒。其具有的優點為:煙氣中二惡英濃度極低,極大降低處理后的二次污染;燃燒空氣少,煙氣排放少:發電效串較高;輔機耗電1t較少;處盤垃圾的容量更大;處理成本降低,提高了垃圾的利用率。
在采用最新的階臺式氣化流化床技術后,燃燒效率提高,氣化發電過程更容易控制,能達到最大地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并利用熱能發電的目的。工藝超前,優于垃圾焚燒發電,特別在二次污染問題上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3、階臺式垃圾氣化發電技術和直接焚燒發電技術的分析比較
與目前國內上海、廣州、深圳及廈門等城市正在營建或籌建的直接焚燒垃圾發電廠工程相比較,優點如下:垃圾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極少;煙氣中有害排放物大大減少。在無氧熱分解過程中,因缺乏氧氣且相對低溫的氣化處理,加上高溫燃燒,將使得多艦聯苯無法產生含劇毒的二惡英、呋喃等致命物質,甚至連氮氧化物(NO)與硫氧化物(SO)的產生機會也大大地降低了。二惡英排放濃度遠低于10PPM。其煙氣排放濃度遠遠低于北美現今的排放標準。以下提供采用EPI氣化流化床技術目前仍在運行之“State of California”氣化熱電廠的排放數據作為參考:
因為進入鍋爐的熱源體是經垃圾氣化裝置處理并經凈化后所獲得的可燃氣體,幾乎不含飛灰,這樣就保證了煙氣排放的無害化。而直接焚燒產生的煙塵中含有燃燒產生的活性金屬、SO、NO、HCl、HF,飛灰上還附著有殘存的二惡英,必須經過復雜的除塵和煙氣凈化裝置的后處理才能達到排放標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