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也日益增加。據統計,全國668座城市中有2/3被垃圾包圍,全國垃圾堆存占地累計達75萬畝,且有1/4的城市已發展到無適合場所堆放。全國城市垃圾正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至2000年已達到1.4億噸,城市人均垃圾日產量已達1kg,目前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平均不到5%。
至今我國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有:衛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直接焚燒法等。這三種垃圾處理方法的基本特征如下:衛生填埋法:無害化低,占地面積大,垃圾分解速度緩慢,一般需10~20年。填埋區易產生沼氣、含毒污水,對空氣、土壤和地下、地表水產生污染。且易造成城市垃級無處堆放。堆肥法:采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將垃圾中的有機質分解腐爛,轉換成肥料。該法對垃圾成分有較高要求,產品肥效低、制造期長,不適應城市生活垃圾的迅速增長。其初投資和運行費用較衛生填埋法高。直接焚燒法:可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容化和資源化。目前國內垃圾直接焚燒主要采用機械爐排焚燒爐和循環流化床焚燒爐技術。直接焚燒法具有以下特點:
(1)垃圾可直接焚燒、處理簡單、速度快、處理量大。
(2)垃圾焚燒后減容效果顯著,垃圾中可燃成分被燃燒,水分被蒸發排入大氣,作為殘渣部分的不燃成分和灰分只有原體積的10%~20%。
(3)在垃圾燃燒過程,焚燒爐爐溫高,垃圾所攜帶的大量病菌和各種有害物質、臭氣均會發生高溫熱分解,從而達到對垃圾無臭、無害化處理,有效改善城市衛生條件,保護環境。
(4)垃圾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可以用來產生蒸汽發電、城市供熱制冷和其他需要蒸汽的地方使用。實現了廢熱利用,回收能源。
但是,直接焚燒最大的也是致命的缺陷就是其焚燒產物中的SOx、NOx、HCl、粉塵和殘渣中的重金屬,特別是氧化反應產生的劇毒有機物二惡英含量較大。如果對這些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不能進行嚴格的處理,達不到規定的排放標準,那么它們將對周圍環境帶來嚴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我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對垃圾直接焚燒處理后產生的有害有毒廢棄物越來越重視,國家和政府都規定了相關嚴格的排放標準加以控制,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