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有色金屬行業
二、技術名稱:冶煉煙氣余熱回收—余熱發電技術
三、適用范圍:有色金屬、鋼鐵、水泥等行業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利用強制循環余熱鍋爐回收冶煉煙氣余熱,生產中壓飽和蒸汽,配套飽和蒸汽汽輪機組,發電機組抽汽供熱,實現供熱、電聯產,最大限度提高余熱蒸汽利用效率。
2.關鍵技術
國內自行設計制造的耐高溫腐蝕性、粘結性冶煉煙氣余熱鍋爐。
工藝流程
原水→脫鹽→除氧→余熱鍋爐→汽輪發電機組→凝結水→余熱鍋爐。
五、技術指標:
1.節能技術相關生產環節的能耗現狀:
有色行業冶煉高溫煙氣余熱損耗占較大比率,有色系統余熱鍋爐應用率不高,而配套余熱發電站的企業更少,余熱利用水平較低。
2.技術指標:
余熱鍋爐蒸汽量5-100t/h,工作壓力3.0-5.0MPa,蒸汽溫度一般為飽和溫度(236-265℃)。汽輪發電機入口壓力3.0-5.0MPa,抽汽壓力0.5-1.0MPa,排氣壓力0.008-0.03 MPa,電站容量0.5-15MW。
六、技術鑒定及應用情況:
本技術已在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投入商業運行,尚沒有進行過技術鑒定。
在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馳宏鋅鍺股份公司、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等多家企業投入運行,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七、典型用戶及投資效益:
應用典型案例一: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熱電站規模9470kW,汽輪發電機組1臺,另配套ISA爐余熱鍋爐1臺,轉爐余熱鍋爐2臺、陽極爐余熱鍋爐2臺。總蒸汽量55-85t/h,蒸汽壓力4.2MPa,蒸汽溫度253℃。
建設期為1年,節能技改投資額為6232萬元(不包括余熱鍋爐系統投資)。年發電量達到68752MWh,年供熱量573772GJ。年創產值約為2539萬元,新增利潤總額1531萬元,投資回收期4.8年。
應用典型案例二: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產汽輪發電機組1臺,功率6000kW,電壓6kV,進汽壓力2.5MPa,蒸汽量30t/h;余熱鍋爐3臺。建設期為1年,余熱發電站投資為2456萬元(不包括余熱鍋爐系統投資)。年發電量達到39600MWh,年創產值約為1660萬元,新增利潤總額880萬元。投資回收期3年。
八、推廣前景和節能潛力:
本技術可用于有色行業的各個大、中型冶煉廠,其余熱鍋爐蒸汽量大于5t/h,壓力大于1.0MPa。也可用于鋼鐵、水泥等相關行業。
“十一五”期間,該技術在大、中型企業推廣率可達85%以上,需要總投入約為2-3億元,可取得總節能量444100噸標煤/年(按中等容量估算)。
九、推廣措施及建議:
1.在項目立項和實施過程中,將冶煉煙氣余熱回收-余熱發電同步立項,同步實施余熱利用也應熱電聯產,提高余熱利用效率。
2.政府部門給予優惠貸款、提高上網電價。
3.鼓勵企業發展余熱電站,取消某些地方存在的限制上網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