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有色金屬行業
二、技術名稱:大型鋁電解系列不停電(全電流)技術及成套裝置
三、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的電解鋁企業, 小容量單臺設備也適合電解銅企業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通過對鋁電解槽大電流動態轉換過程分析與研究,采用大電流分流及大電流通、斷技術控制電解槽大電流轉移動態過程,從而完成電解槽在全電流狀態下,電流回路的切換,實現不停電大修。
2.關鍵技術
超大電流轉移動態過程監測與控制技術;大電流分流及切換裝置;強磁場環境下電磁平衡調整焊接鋼棒技術。
3.工藝流程
。1)把具有大電流分流和通、斷功能的裝置接入電解槽的短路口兩端,接通該裝置電路,在該裝置的分流保護下,打開或閉合短路塊,然后斷開該裝置,從而實現電解槽的不停電,停、開槽。
。2)把電解槽的數十根陰極鋼棒劃分為五到六個區,通過電磁平衡,使其中一個區內的磁場強度最小,實現鋼棒帶電焊接。
五、主要技術指標:
1.與該節能技術相關生產環節的能耗現狀
鋁電解槽傳統停電大修的技術,每年造成國內電解鋁廠多耗電8億多度,折合標準煤32萬噸(按年產950萬噸電解鋁測算)。
2.主要技術指標
降低噸鋁直流電耗40kWh以上(推廣后,全國年增加電解鋁產量10多萬噸)。
六、技術鑒定及應用情況:
國家發改委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計劃。
2006年11月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技術鑒定,鑒定結果為世界領先水平。
截止2006年12月底,該技術與裝置已成功用于工業生產停、開電解槽120多臺次、不停電(全電流)焊接電解槽10余次。
七、典型用戶及投資效益:
河南中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5萬噸320kA電解鋁系列,在已有電解鋁應用,不需對系列進行任何改造。不僅不改變原有企業管理模式,而且可大大簡化操作過程,提高安全性。
節能技改投資額500—800萬元,建設期三個月,每年節電1000萬度以上,年節能增產直接經濟效益2000萬元以上,投資回收期為三個月。
八、推廣前景和節能潛力:
該技術節能效果好,能有效提高設備壽命,解決了電解鋁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目前國內外還沒有與該技術相同技術,而電解鋁行業的迅速發展,對該項技術的推廣需求十分緊迫。目前,國內外已有近十家企業擬采用此技術的意向。應用該技術,對一個年產25萬噸的鋁電合一企業而言,每年可節電1000萬度,增加鋁產量3000多噸,直接經濟效益達3000萬元。
“十一五”期間,需要總投入約為5億元,可取得總節能量8-15億度,節約重油5-15萬噸。
九、推廣措施及建議:
加大該技術的宣傳力度,增加相關技術的持續研發力度。建議在鋁電解行業快速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