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提出的新時期建設和發展的總目標。和諧社會既包括社會構成的基本要素,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要素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而對于資源的合理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涉及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到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環境的保護,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國家在倡導建設和諧社會的同時,提出了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溫家寶總理指出:“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設節約型社會主要目的是要合理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效率。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節水、節電、節氣等節能降耗措施,資源的合理配置、資源共享,以及決策規劃、制度管理、標準制定、宣傳教育等方面內容。近年來北京工業大學把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為學校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節能工作力度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水電運行管理和維護水平,努力探索節能工作新途徑。幾年來,改建了校內部分供排水系統、供電、供熱系統等設施,進行了一系列節能改造項目,積極運用節約資源新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分析現狀,增強憂患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我國人口眾多,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相對不足與高速增長、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是世界上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城市之一,近兩年每年缺水約10億立方米。除了從外地調水外,只能靠過度開采地下水來解決!笆濉逼陂g的2001年到2005年,全市地下水儲量累計減少近30億立方米。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地下水已累計虧損60多億立方米。北工大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已達到地平下20米,北京市的地下水位已經成為一個“漏斗”狀。北京市缺水問題嚴重制約北京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影響北京市的生態平衡,特別是水生態平衡,給北京市和諧社會的建設帶來一定影響。為了在師生中加強國情教育、資源教育,北京工業大學從分析我國、本市及學校辦學資源緊張的現狀,教育師生增強責任感和憂患意識。①從我國資源相對不足與高速增長和需求之間矛盾日益突出,充分認識節約資源勢在必行。②從北京市水資源嚴重缺乏,北京已從行政、政策、法規、經濟、市場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北京市再生水已成為本市的新水源,充分認識節約資源與經濟建設發展密切相關。③從高校集教學、科研和生活于一體,各類資源在社會中所占比重、能源消耗較大等方面,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校園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不斷增強了全校師生員工的資源憂患意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意識。
二、 明確目標,建章立制
節能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科學性、技術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建設節約型校園,關鍵在領導,在落實。北工大各級領導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重要性。組織成立校節能領導小組,設有節能辦公室負責全校水、電、氣的節能管理工作。在貫徹落實全國節能減排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文件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制定的《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以及市教委《關于建設節約型學校的實施意見》中,結合學校實際做了大量調研和細致的工作,研究制定學校節能減排工作方案、水電管理辦法和后勤節能五年規劃,明確了學校各學院、職能部門責任目標,為抓緊抓好節能工作落實,確保節約型校園建設奠定了基礎。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