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發展態勢來看,以海螺集團為代表的眾多水泥企業,已經逐漸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并在節能、降耗、環保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建材行業資源能源依賴型的產業特征,決定我們必須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之路。今后一段時間內,加快以節能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調整仍是行業發展的主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張人為日前表示,協會將對列入“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97家耗煤萬噸以上建材企業進行跟蹤指導,加強統計發布,搞好節能標準規范的制定、修訂工作。
有關人士分析,水泥產值總量穩步提高呈現出來的新特點,反映出建材行業結構進一步趨于科學合理。
從產品來看,行業結構不斷優化。今年5月下旬,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清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專項大檢查的初步結果顯示:水泥行業高耗能的濕法窯工藝大部分已經拆除或停產。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占到水泥產品比重的53%,比去年提高約3個百分點。
從投資結構來看,高耗能產業投資增幅呈回落趨勢。建材行業新上項目主要是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和余熱發電等節能減排項目。
據了解,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持續快速發展時期,能源短缺、價格上漲已經開始直接影響著各行業的生產和發展。而節能減排既是保護環境的需要,也是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
自2007年3月以來,全國水泥企業煤炭平均購進價格持續15個月上漲,上漲幅度每噸達141元。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國水泥企業煤炭購進價格平均每噸507元,自年初累計每噸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漲88元,以目前全國噸水泥實物煤耗平均水平計算,噸水泥煤炭成本增加12元;建材企業電力購進價格平均每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上漲1分,以目前全國噸水泥綜合電耗平均水平計算,噸水泥電力成本增加0.9元,合并計算今年上半年水泥單位煤電成本上升12.9元。這也就意味著水泥企業如果不提高水泥售價,高漲的煤電成本將吞噬水泥企業的盈利空間。
山東山水集團技術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近日山東大部分水泥企業都承受著成本上漲和需求下降雙重壓力。山水作為山東省最大的水泥企業,已意識到要減壓不能單一依靠提高水泥價格來實現,最根本的還是在生產過程中大力推進降耗節能上下功夫。在早前,山水集團就通過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探索出了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路子。
該負責人說道,目前山水集團采取與國內科研單位聯手方式,現有15條新型干法生產線就配套了約10個余熱發電站。該集團今年還有些余熱發電項目正陸續準備上馬,比如山水集團安丘分公司水泥窯純余熱發電項目已經在近期投建。
該負責人表示,采用純中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把熟料生產過程中排放來的余熱進行回收,轉化為電能再用于生產,這是水泥企業節能降耗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為明顯的一條路子。
據了解,除了確保每條生產線配套相應的余熱發電項目,該公司還采取了對水泥窯的技改,加強環境建設等一系列措以此減低消耗,控制生產成本。水泥企業里的大型風機主要通過擋板閥門或液力偶合器來調速,導致20%左右的電能被擋板、閥門消耗,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山水集團通過引進國內先進的高壓變頻技術,年節電可達7220萬度,同時,減少循環冷卻水300萬噸,還有效地降低了噪聲污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