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述種種浪費現象,高校后勤曾采取多種措施,實施節能方案,其中包括:
1、加強師生節能意識的素質教育;
2、聘用人員專門對無人使用的教室檢查照明、夜間晚自習后關閉教室照明;
3、用電經費承包式管理;
4、采用計算機或單片機對教學區供電實施分時管理。
諸此種種方法,我們認為都沒從根本上解決教室照明的浪費現象。
1、無論何種節能素質教育,因為人類的生存尚未到由于能源的匱乏而無法生活的境地,節約意識淡。患又S多人有著浪費的并非是他自己的錢,節約與否與已無關。所以,即使隨手關燈、節約能源的宣傳標志貼得再多,仍然收效甚微。
2、即使聘用相關人員進行照明管理,既要支付相關費用,但檢查和控制的時間及工作量較大,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做到某教室雖然僅有幾名學生,但所有日光燈是開啟的,管理人員去給他關掉幾組日光燈,說必須節約能源。
3、用電承包管理,我們以為是高校在能源管理上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我們曾在高校教室照明能源管理課題中,走訪不少高校進行調研,發現有部分高校由于實施承包,出現了教室內用于照明的雙管或三管日光燈,有的每組日光燈燈管壞了一支或兩支不予修理,其原因是為了節約用電,節省開支。這種節約方法對照度影響極大,對學生的視力有很大的影啊。筆者曾在上述情況下用照度計進行實地測量,所測得照度僅有80LUX。有的高校在教室節能上曾采用一些新型節能燈其,結果是由予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節電不節錢。
4、采用計算機或單片機實施的教學區用電分時控制。僅解決了課余時間的長明燈現象,但在教學時間內不能解決不合理用電的浪費現象,其中包括:白天在室內照度很好的情況下開燈現象;教室內生員很少的情況下全部開啟所有照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