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限的基礎設施
諸如太陽能供熱和發電系統等小規模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在鄉村地區最能發揮其經濟效益,但也許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運用。同樣,大規模的風力和生物質轉化技術在一些國家也不能夠實現?稍偕茉醇夹g的需求太低或不夠集中,因此要對這些技術實現本地化或進口,在銷售上都有一定難度。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即私人公司不愿意在一個沒有建立技術基礎的新地方介入可再生能源的業務,而沒有設備供應商的出現,這個市場也就不可能建立。
盡管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生產正在增長,但很多情況下仍然不能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并快速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受到生產和規模的限制,市場和交易成本會升高。而當價格升高時,需求又會被限制。例如,太陽能光電(PV)模塊的價格表明,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廣泛推廣和安裝PV系統,但對該項技術的需求相對有限,僅被限制在小范圍的應用(Oliver and Jackson 1999)。
在那些沒有自產能源的國家,可再生能源技術還很昂貴。在中國,目前上網的風力發電還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中國還沒有制造大規模的風力渦輪機的能力,而進口渦輪機的發電費用非常高(Lew et al. 1998, Lew and Logan 2001)。同樣,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由于當地沒有PV模塊的生產,因此PV系統的成本較高而且還限制了市場發展?稍偕茉醇夹g和元件的進口稅都會導致這一問題的產生。
2、 質量問題
一些可再生能源技術缺乏標準和質量控制,例如PV和生物能系統。許多低劣質量的產品阻礙了非洲PV市場的增長(Simm, Haq, and Widge 2000)。系統不正確的裝配或安裝也會影響其功效。同樣,也缺乏服務和維修能力。例如,在肯尼亞、津巴布韋和南非,農村PV系統的劣質安裝、維護和維修能力已經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3、信息和培訓不足
就像對能效措施一樣,消費者也許不知道可供選擇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當地的產品供應商或融資機會。同時,消費者對可供選擇的可再生能源的性能、可靠性或經濟價值缺乏可靠的信息,而獲得這些信息需要花費時間或金錢。
從供應方來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者應當準確了解有關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和地熱資源的相關數據,這是對可再生能源系統進行選址、確定規模和安裝所必需的。但是在一些地區缺少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評估。例如在中國,這便成為限制其發展風能利用的原因之一(Lew and Logan 2001)。
而可再生能源企業可能也不了解哪些是潛在的用戶以及他們是否愿意采用可再生能源技術。這種市場信息的缺乏會嚴重地影響那些試圖銷售新技術(例如PV或分布式生物能系統)的公司。另外,公用事業單位往往也不了解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系統的輸出功率如何影響他們的負載,尤其是如何降低峰值負載。
4、缺乏資金或融資
鑒于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回報期相對較長,因此,為其提供低利率的長期融資和長期貸款非常重要。傳統的貸款方,如國家發展銀行或私有銀行因為這些項目規模小,又不了解這些技術等原因,都不愿意為可再生能源技術提供貸款。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貧困家庭沒有銀行可接受的抵押物。
許多低收入的農村家庭每月以蠟燭、煤油和電池的形式支付3~15美元的能源費用(Martinot, Cabraal, and Mathur 2000)。他們愿意購買高品質的能源和服務(例如太陽能光電系統或照明),但是他們需要低息的長期信用貸款來支付這筆費用。
在工業化國家,是否能獲得低息融資也會導致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可行性產生很大差異。在美國,如果太陽能PV板是由公共所有的公用事業單位出資,那么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將比私人開發商出資的項目低近2/3(Jones and Eto 1997)。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