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被稱為“電網安全哨兵”,其良好的運行狀態是保證大電網可靠運行的必要條件,電力設備均在繼電保護下運行。
過去無論電網企業調度業務,還是發電企業及大用戶企業實時監控業務均以監視電氣一次設備的狀態為主,客觀上忽視了對保護設備的監視和狀態評價。然而隨著交直流混聯電網的發展、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的并網、大型工礦企業生產設備用電容量持續增加,保護設備不正確動作引發的后果更突出,對繼電保護設備在線監視的需求持續增加。
應重視繼電保護設備狀態
隨著電網、發電、用戶企業保護設備數量持續增加、設備構造趨于復雜、設備智能化程度提高,保護設備告警信息、動作信息、壓板狀態等巡視內容也變得更加繁瑣。此外,由于不掌握保護設備運行狀態,難以開展狀態檢修,檢修作業的針對性不強,不具備缺陷或異常定位功能。
因此,在各繼電保護設備的運行企業開展保護設備在線監視、狀態評價,發現保護設備隱性故障,開發保護設備運行狀態評估及分析系統,設立保護設備“診療醫生”,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發電企業電氣系統、設備的安全,保障大用戶企業用電設備及產品工藝極其重要。
傳統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設備運行時主要上送三類信息:裝置告警、保護動作及保護狀態,而智能變電站可上送的信息種類多,上送信息量大,包括保護事件、錄波、故障、告警、通信工況、功能閉鎖、采樣值、在線定值、狀態監視、遙信、壓板等,信息建模、采集的難度大。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院”)提出了規范的用于繼電保護設備在線運行信息建模的可行性方案,并應用數據態勢感知技術,提升了保護設備運行信息的感知、理解、預測與決策水平,為在線獲取保護設備的狀態信息及高級應用奠定模型及數據基礎。
為了有效應用智能變電站上送的各類信息,達到保護設備運行狀態評估的目的,中國電科院建立了準確反映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的指標,包括運行環境、無故障時間、正確動作率、絕緣狀況、裝置狀態信息、通訊狀況、通道運行情況等,構建了保護設備運行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中國電科院提出了一種基于組合評價方法的保護裝置全周期多維在線評估方法,并對保護評價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
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的“診療醫生”將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劃分為13種典型狀態,可在保護裝置處于任一確定狀態下對其未來行為概率進行計算,進而實現對保護裝置運行狀態及動作行為的預測。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的有效性逐步被現場應用證實,有力推動了保護設備在線狀態評估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保護狀態評估的準確性。
它通過多種可視化工具及手段,將保護設備在線運行狀態評估指標、評估結果等展示給電力生產人員,直觀、詳盡的地展示保護設備的各類信息,并且引入了先進、成熟的移動應用技術,構建一套統一的移動應用平臺,并在該平臺匯聚保護設備在線運行狀態評估結果。“診療醫生”通過搭建無線接入數據網來接入移動終端,將匯聚的狀態評估結果定向推送到相關人員,為職能部門判斷設備狀況決策提供輔助支持功能,以便及時發現保護設備隱患并指導裝置消缺。
將事故后分析變為預防性判斷
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的“診療醫生”由中國電科院研發。中國電科院近年來在繼電保護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狀態檢修、在線監視及智能診斷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技術成果,并作為該院第一批“殺手锏”技術給予重點培育。目前部分技術已在國家電網公司大多數調度單位予以應用,滿足對繼電保護多維度、全方位專業管理的需要,實現繼電保護的基礎信息管理、現場運維管理、運行狀態評價、遠程實時監控與智能分析等,有力地促進了繼電保護現場運維和狀態檢修工作。
據了解,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的“診療醫生”在浙江、江蘇、冀北率先應用,在保護設備全景信息的深度分析、在線運行狀態的及時把握、保護設備關鍵信息的移動端推送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為調度、運維、檢修人員深層次的把握保護設備狀態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極大地提升了對保護設備狀態的認知水平。
通過對保護設備狀態評估和風險預警來提高保護設備的運行可靠性,將事故后保護設備的故障分析改變為保護設備狀態的預防性判斷,降低了保護設備不可靠動作引起電網故障的可能性!霸\療醫生”實現了保護設備運行狀態及過程層鏈路的自動監視,實現精確到插件的繼電保護缺陷定位,實現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的全面評估,將對保護設備運維及檢修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中國電科院正在積極建設專業指導、評價復核、分層支撐的國家電網二次設備評價中心,“診療醫生”在數據采集、數據模型、評估方法、系統架構等方面為評價中心建設積累了有益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