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河西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打造首善之區的關鍵一年。全區上下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以推進節約型公共機構建設、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管理為主線,以能源資源節約增效為目標,完善機制,科學管理,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向縱深發展。
2018年,全區將實現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6%;能耗增量控制在16.49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43%;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指標下降2.4%;人均水耗指標下降3.1%;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下降2.3%,從而做到在“十三五”規劃期間,節能減排工作再上新水平,保護藍天白云。
河西區嚴格控制新增能耗總量,努力健全能源計量體系和消費統計指標體系,按照標準規范開展項目節能審查,確保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能耗達到先進水平,用能設備達到規定能效標準,鼓勵高耗能企業應用先進節能技術實施改造和升級,并會同市工信委節能監察大隊,加強對能耗限額標準的執行情況、落后設備的淘汰情況實施監察,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藝和設備。
全區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繼續推進節能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加快開發綠色節能產品,做好節能技改項目的調研、篩選和申報,重點扶持節能示范、合同能源管理以及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等項目,帶動全區整體節能水平的提升。
在控制住新增能耗總量的同時,努力提升重點領域節能水平,在區內重點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通過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源審計、能量平衡測試等相關措施,推動重點用能工業企業制定實施能效提升的有關方案,以確保完成“十三五”期間全區能耗同比下降目標;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的普及,嚴格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建立健全能耗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鼓勵發展節能、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共交通設施,積極推動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區內商業企業開展照明、制冷、供暖等系統的節能改造,引導企業開設綠色產品專柜,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綠色產品,充分發揮商貿領域在提升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中的重要作用;以節電、節水為重點,抓好辦公樓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加強對用能設施的節能管理,降低辦公設備能耗。
在此基礎上,全區繼續開展市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工作,進一步推進公共機構廢舊商品和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工作,推行公共機構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區節能辦還定期公布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發布預警信息,將節能目標考核納入績效考核內容,落實節能獎懲措施。
自下半年開始,河西區還將節能宣傳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主導作用,積極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等主題活動,組織節能專業培訓,搭建節能信息交流學習平臺,宣傳相關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普及節能知識,推廣相關節能新舉措、新方法、新技術,樹立節能先進典型,大力倡導節約風尚,反對資源浪費行為,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節能環保的良好氛圍。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是在1990年國務院第六次節能辦公會議上確定的。從1991年開始,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每年舉辦。鑒于全國性的缺電狀況,200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由原來的11月份改為6月份,目的是在夏季用電高峰到來之前,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喚起人們的節能意識。2012年9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從2013年起,將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立為“全國低碳日”,目的是普及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和政策,鼓勵公眾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