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案例 >> 正文
江蘇電科院:奮進六十載 科研新高地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8-5-16 16:46:35 用手機瀏覽

1958年12月,江蘇省電業局中心試驗所成立。2011年4月,該試驗所更名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簡稱“江蘇電科院”)。2018年,江蘇電科院喜迎建院60周年之際,傳來陣陣喜訊,該院成為“人工智能及動態防雷國際聯合實驗室”組織的國內唯一一家電力系統科研機構,電網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獲三項IEEE標準提案……該院在新時代國際化戰略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一個甲子的耕耘不輟,換來的是百花齊放、碩果累累。

六十載拼搏 與“網”同行

“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也要想盡一切辦法,為電網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竭盡全力保障工程如期順利投運。”這是幾代江蘇電科院人恪守的錚錚誓言。

1985年春節,該院變壓器專家萬達東渡日本學習制造500千伏變壓器的先進技術,最終順利帶回了江蘇電網第一臺500千伏變壓器和當時最先進的變壓器技術!爱斈辏瑖鴥葘τ500千伏電力高壓設備的了解還處在起步階段,想學沒人教,只要有學習機會,再苦也不會放過!爆F年78歲的萬達,回憶起在日本的艱苦經歷,感慨萬分。

“江蘇電網調度用電負荷達10218.6萬千瓦,連續11次創調度用電負荷歷史新高!”2017年7月24日21時10分,該院長期派駐執行江蘇省自動化集中監控運行值班任務的值班員王大江激動匯報。面對2017年夏季連續酷熱帶來的負荷高峰,王大江和同事們科學分工、團結協作,“白加黑”“五加二”,確保全省電網運行監控全覆蓋。

同一天,在鹽城大唐濱海風電廠,試驗員徐敏銳頂著滿是鹽霧、讓人睜不開眼的海風,聚精會神地連接著互感器二次線,準備進行入網電能計量關口互感器準確度測試,服務新能源友好并網;在特高壓泰州換流站,試驗員王勝權冒著似火的驕陽和39攝氏度的高溫,揮汗如雨地開展低端換流變備用相的特殊交接試驗,確保特高壓啟動調試順利進行;在500千伏鹽都變電站,烈日炎炎,即使不抬頭向上看都覺得十分刺眼,試驗員王靜君站在十余米高的斗臂車上為斷路器接線,全面評估設備狀態。該院專業人員兵分多路,在江蘇各地開展試驗和調試工作,披星戴月、奔波忙碌,見證著、建設著電網高速發展。

60年來,從首臺125兆瓦超高壓機組投運,到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調試完畢;從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格局初步形成,到江蘇電網成為國家電網公司首家負荷突破1億千瓦的省級電網……該院主持或參與了中國電網發展史上多項里程碑式的重大工程。幾代江蘇電科院人與江蘇電網共同成長,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貢獻了畢生的智慧和力量。

六十載耕耘 碩果累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心里都有個科技夢,科研工作者是我們引以為豪的稱號。”這是幾代江蘇電科院人珍藏的樸素情懷。

上世紀90年代,鼓勵創新的東風逐漸吹進電網企業,創新的種子開始在該院萌芽!盀槭裁次覀冊簳蔀橐黄瑒撔碌臒嵬,這和我們長期扎根一線開展各種調試試驗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很大關系!苯K電科院科技部主任陳久林說,2001年起,該院統籌優化科技資源,致力于將現場試驗技能轉化為自主解決生產難題的能力,用實踐激發靈感,將技能升級為創造,創新的星星之火正潛心積蓄著燎原之勢。

當時30歲出頭的朱洪斌便是那群躊躇滿志的年輕人中的一員。非科班出身的朱洪斌,一邊努力適應著新專業,一邊利用工作之余在實驗室里搗鼓新想法。白天,他在實驗室和試驗現場往返奔波,一遍遍地采樣比對、分析檢測;夜晚,他抓住測試儀器性能的絕佳時機,分析試驗數據直到深夜。為了提升絕緣油檢測質量和效率,朱洪斌反復試驗逾萬次,終于成功建立了油中溶解氣體組成分含量量值保證體系,解決了40多年缺乏專用取樣容器的行業難題。2017年,由他主導的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他本人被評為全國最美職工、江蘇大工匠。2018年,朱洪斌全國示范性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正式授牌。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我,才能把技術做得更強!”江蘇電科院計量中心主任黃奇峰時常這么說。7年來,他帶領攻關團隊生產和科研雙線作戰,實現了理論研究、仿真計算、廠家督造、試驗調試的全覆蓋,先后獲得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電網公司專利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高水準科技獎項。

2011年,該院完成了組織機構和功能定位的一次全面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營造了崇尚創新、人人創新、處處創新的良好氛圍。幾年來,創新成果全面開花、碩果累累,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創新獎勵126項,更實現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管理創新一等獎的多項重大突破,連續獲評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工作先進集體”。

六十載樹人 英才輩出

“青年員工把專家視為最重要的發展通道,立志要成為優秀專家。專家這個詞自帶一種榮譽、一份責任,飽含著我們事業的意義和奮斗的價值。”這是幾代江蘇電科院人堅定的價值取向。

以萬達、張宗九、汝泰來、葛兆祥、李長益、周棟驥等為代表的江蘇電科院老一輩專家,都是當年的專業權威,在各自的領域都作出了杰出貢獻。退休后,他們仍心系電網,為電網建設發揮著余熱。以萬達為例,退休近20年依然參與了我國首批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研制的全過程,帶領后輩完成多項生產科研任務,被授予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特殊貢獻專家稱號。

該院總工程師、中央企業勞動模范袁宇波博士是中生代的楷模。2004年,袁宇波進入該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每年現場試驗密集時期,他幾乎都在變電站度過,經常直接在變電站吃盒飯、睡地板。“離開電網生產一線,電力科研便失去了根基,脫離實踐的研究是沒有生命力的”袁宇波說,“我們始終從工程需求出發,以提高電網安全穩定為目的,力求以最基礎實用的方法解決工程問題”。

“一流的事業需要一流的人才隊伍,一流的人才隊伍需要肥沃的成長土壤!苯K電科院院長許海清說,“我們不斷探索人才柔性培養新模式,著力構建復合專業團隊,培養多學科背景的技術人才,為企業注入了持久、穩定的自循環基因!痹撛簩<胰瞬藕颓嗄耆瞬排囵B“兩項工程”實施以來,一批能“攀高峰”的科技創新達人和愿“接地氣”的疑難診斷高手相繼涌現,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主力軍。

目前,江蘇電科院已建成一支擁有國家級專家2名、省部級專家51名、國際型人才12名的專家隊伍,人才當量密度連續多年保持國家電網公司省級電科院第一位,是江蘇電網名副其實的“人才高地”和“專家搖籃”。

砥礪前行六十載,奮輯揚帆正當時。2018年是江蘇電科院建院六十周年,也是不忘初心再出發的啟程之年。朝著建設江蘇電網“技術主支撐、創新主引擎、開放主樞紐、人才主陣地”的新時代發展目標,江蘇電科院人立志繼續書寫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