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著名的財經刊物[CFO](財政執行官)雜志最近發表的對美國1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獲得了兩個驚人的發現:
第一:電費開支通常為企業的第三或第四項最大的成本;
關于第一個發現,在多數財政行政官的傳統觀念中,電費成本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直接控制的壓力不大,無須單獨加以考量,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因為除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外,電費的支出通常為第三大項的開支,是往往被CFO們在控制模式中忽視,然而卻是十分驚人的一項成本。
第二:對多數企業而言,電費是未被企業控制的最后一項成本。
關于第二個發現,在這些大公司中,企業花費大量的投資用于對物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如復雜的和極其先進的電腦控制流水線,電腦控制的物流與配送系統;復雜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企業熱衷于物料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運輸成本控制,稅費控制和行銷費用的控制, 但恰恰對電費的控制感到力有不逮。
何以如此?在電力市場解除管制以前,買誰家的電是難以選擇的,企業在用電價格方面的談判力很。桓匾膯栴}在于,CFO們普遍認為電費開支是難以控制的,交電費天經地義,因為用電設備消耗多少電,是由其機電特性所決定的,主觀的控制無能為力。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企業至少可以減少20%以上的開支。
技術層面:在設備側通過改造的方式,如加裝先進的節電控制裝置,通?梢允乖O備的用電減少5-25%。一系列成熟的節電手段,都可以使不同的用電設備,如電機節電器、照明節電器等,甚至一個用電系統的用電量獲得大幅度的降低。這方面的潛力極大,而且有成熟的被證明有效的手段可供選擇,F在的問題在于, 企業們普遍沒認識到這一點。
管理層面:事實上,最大的節電潛力應來自加強管理,通過加強管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企業所面對的困難是,他們或許認識到了加強管理的重要性,但他們缺乏相應的工具,比如,實時的電力信息系統,讓他們了解企業的哪些部分用了多少電,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了這些統計信息,他們將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節約用電?傊娰M是這些大企業的第三或第四大成本,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而目前的現狀是企業很無奈,不象企業的其他成本控制,企業們有非常明確的方式有效的控制,電費的控制卻仍處于一種非常初級的階因此,電費成本控制,成為美國大公司的最后一塊成本控制處女地,是未被控制的一項成本,同時,也是企業的最后一項可控制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