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重污染天氣已持續數日。環境保護部6日晚間舉行新聞發布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應了重污染天氣相關熱點話題。他表示,我國的環境質量改善是在“負重前行”。
京津冀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
是全國平均水平4倍
環保部和一些地方環保部門近期發布了2016年的空氣質量數據,結果顯示多數地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以京津冀為例,2016年全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8%,與2013年相比下降三成左右。但入冬以來,全國多個地區已發生多次大面積、長時間重污染天氣。
監測數據和人們的感覺相差甚遠,不免讓一些人產生疑問:污染治理的措施管不管用?
“我們環境質量改善速度并不慢。說明我們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管用的!标惣獙幷f,“但現在的問題是冬季空氣污染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沒有什么改善。”
他表示,我國的環境質量改善是在“負重前行”。所謂“重”,就是要在高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前提下改善,加快減少污染物排放量。但排放量后面是“偏重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非綠色的生活方式”。
據他介紹,京津冀及周邊6省市國土面積只占7.2%,卻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
此外,京津冀及周邊還有大量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的化工產業。燃煤機組占全國27%,機動車保有量占全國28%,特別是重型車保有量接近30%。
“這么重的負擔,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大量聚集、燃煤燃油集中排放、快速增長的機動車,是地區大量排放的原因,也是改善的難點!彼赋,大氣治理必然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3年以來,冬季氣象條件總體不利。這個冬天延續厄爾尼諾氣候異常的影響,尤其是北方地區冷空氣不活躍,強度弱,風速小,溫度明顯偏高。這種氣象條件一方面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另一方面有助于PM2.5二次生成,加劇污染嚴重程度。
“我們不能因為一兩次重污染天氣就失去信心,既要打好攻堅戰也要打好持久戰。”陳吉寧說。
6管齊下強化冬季污染治理
設立1萬平方公里“禁煤區”
陳吉寧說,冬季之前措施都是管用的,但現在看來,到冬季之后治理措施還不夠。環保部最近正在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針對性解決好這段時間的冬季污染問題。
“京津冀的問題從長線看,還是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問題,必須進行較大調整!彼f,“還要解決冬季供暖帶來的污染問題,控制冬季新增污染物排放!
陳吉寧指出,北方供暖有三個問題:一是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較低;二是燃煤鍋爐環保設施跟不上、裝備水平低,單位排放是大電廠的十幾倍,如果安裝高效的脫硫脫硝設施,許多企業無力承受;三是農村散煤問題,京津冀散煤占全國總量20%,一噸散煤是電廠排放的10倍以上。
他表示,冬季污染治理涉及多部門合作,將從6個方面強化冬季大氣污染治理:
——全面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改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燃氣供暖、電供暖等方式淘汰分散小鍋爐,20萬人口以上縣城都要實現熱電聯產,今年底淘汰京津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
——積極推進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散煤治理,今年10月底前,京津冀地區榮烏高速以北、京昆高速以東近1萬平方公里區域的“禁煤區”不能再燒散煤;
——加強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通過工業企業采暖期減少生產,抵消供暖等新增污染排放量,尤其是京津冀傳輸通道城市企業的錯峰生產力度還要加大;
——提高行業排放標準,加強排污許可管理,嚴格依法對違規排污企業實施停產整治;
——依托科技手段和網格化監管,加大排查、整治“小散亂污”企業力度;
——強化對高排放車輛的監管,嚴格管控重型柴油車及高頻使用的出租車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
此外,陳吉寧指出,機動車污染在大中城市中表現明顯。要建立環保達標監查,建立環境保護召回制度等方式,管住新增機動車排放;通過提高在線監測能力等方式,降低在用車輛排放;同時推動油品升級,提高鐵路運輸比例等方式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