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綠色照明 >> 正文
我國太陽能發電行業現狀及技術問題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7-12-5 14:25:25 用手機瀏覽

  2、眾多的定日鏡圍繞中心塔而建立,占地面積巨大。中央塔的建立必須要保證各個定日鏡之間互相不能阻擋光線,各個定日鏡之間的距離隨著它們與中心塔距離的增加而大幅度增長,因而塔式熱發電系統的占地面積隨著功率等級的增加而呈指數性激增。

  3、各個定日鏡需要單獨進行兩維控制,控制系統極其復雜。在塔式系統中,各個定日鏡相對于中心塔有著不同的朝向和距離,因此,每個定日鏡的跟蹤都要進行單獨的兩維控制,且各個定日鏡的控制各不相同,這就極大地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性和安裝調試特別是光學調整的難度。

  4、為了減少眾多定日鏡的余弦效應,中心塔必須建得足夠高才行。美國已經建成的Solar Two(10MW)塔式熱發電的中心塔高達100多米。這樣高的塔不僅不可避免地增加塔式系統的熱發電成本,而且無法適應我國北部多風地區的工作環境。

  由于上述這些問題,塔式熱發電系統盡管可以實現1000度的聚焦高溫,但一直面臨著單位裝機容量投資過大的問題(目前塔式系統的初投資成本為3.4~4.8萬元/kW),而且造價降低非常困難,所以塔式系統五十多年來始終停留在示范階段而沒有推廣開來。

  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應用難點

  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是利用圓柱拋物面的槽式反射鏡將太陽聚焦到管狀的接收器上,并將管內傳熱工質加熱。槽式系統商業化的典型代表是位于美國加州Mojave沙漠上的總裝機容量為354MW的9座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年發電總量為8億kWh,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并網運行(見圖2)。

  目前塔式、槽式、碟式三種系統中,只有槽式實現了商業化。通過技術不斷改進和電站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加州Mojave沙漠的槽式熱發電系統的初投資成本已經由1號電站(功率為14MW)的4490美元/kW降到了8號電站(功率為80MW)的2890美元/kW,發電成本由1號電站的44美分/kWh下降到9號電站的17美分/kWh(按照2004年美元計算),系統效率由1號電站的9.3%提高到9號電站的13.6%。

  槽式系統以線聚焦代替了點聚焦,并且聚焦的管線隨著圓柱拋物面反射鏡一起跟蹤太陽而運動,這樣解決了塔式系統由于聚焦光斑不均勻而導致的光熱轉換效率不高的問題,將光熱轉換效率提高到70%左右。但是槽式系統也帶來三個新的問題:

  1、無法實現固定目標下的跟蹤,導致系統機械笨重。由于太陽能接收器(中間的聚焦管線)固定在槽式反射鏡上,隨著反射鏡一起運動,因而導致整個系統的機械裝置比較笨重,而且熱管的連接節必須是活動性的,這種結構保溫較為困難也容易損壞。

  2、槽式系統的抗風能力較差,不適宜工作在大風地區。圖2電站中,每個槽式反射鏡都是99米長、5.7米寬的一個大整體鏡面,風阻很大,因此現有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一般應用于無風或微風的荒漠地區,與我國北方多風甚至大風的氣候條件有很大差異,在我國應用必須要改變或加強反射鏡的支撐結構以增加槽式系統的抗風性能,這樣必然導致初投資成本和熱發電成本在目前國外2890美元/kW和17美分/kWh的水平上大幅上揚。

  3、槽式系統的接收器長,散熱面積大。槽式系統的太陽能接收器是根很長的吸熱管,盡管發展了許多新的吸光技術,其散熱(包括由熱輻射造成的散熱)面積要比其有效的受光面積大,因此與點型聚光系統如碟式和塔式相比,槽式系統的熱損耗較大。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太陽能槽式線聚焦集熱技術
中科院研究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利用太陽能產氫并凈化污水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華北二連油田太陽能技術利用項目通過評審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