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土壤治污 環保產業下一個“風口”?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5-26 22:38:34 用手機瀏覽

來自環保部的消息稱,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今年年內將會出臺。這意味著,繼大氣污染防治后,土壤環境污染將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分析人士指出,“土十條”落地后,萬億級土壤修復市場將加速啟動,土壤修復已視作環保產業的下一個“風口”。當前土壤修復有哪些難題待解?未來土壤修復產業將何去何從?半月談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土壤污染的現狀

      53歲的覃海芳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不少有色金屬采選冶企業聚集。2001年,環江縣遭遇特大洪災,上游一家選礦企業尾礦庫垮塌,尾礦被沖進農田和耕地。

      “田地全部被污染,被污染土壤面積上萬畝,土壤重金屬超標!瘪7蓟貞洠厣瞎舛d禿的,泥土非常硬,村民們種什么都不長,長出的農作物也重金屬超標。

      這是我國部分土壤被污染的一個縮影。

      “在國內,土壤污染物大致分為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屬污染、農藥污染和過渡營養等類型!睆V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重金屬處處長陳繼波說。

      事實上,全國土地污染情況不容樂觀。環保部與國土部2014年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我國嚴重土壤污染區達320個,約548萬公頃。

      重金屬污染,無疑是土壤污染的重點。《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鎘、汞、砷、銅、鉛、鉻、鋅、鎳8種無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分別為7.0%、1.6%、2.7%、2.1%、1.5%、1.1%、0.9%、4.8%。

      土壤修復,刻不容緩。如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或變有害為無害,是土壤修復的關鍵。事實上,我國多地早已開始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環江縣的‘大環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項目’是全國重金屬污染治理方面最先探索的工程之一!标惱^波說,2010年,在環保部、財政部和廣西環保廳的支持下,環江縣人民政府以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技術為依托,實施了這一工程,專家們進行了各種實驗,他們在污染土壤上撒石灰,努力讓土壤鈍化,再種上蜈蚣草,以吸附土壤重金屬含量,確保種植出來的農產品能達標。

      “經過一系列治理舉措,如今,在實驗區里,被污染土壤中鉛、鎘和砷下降幅度超過10%。治理后,當地稻米中含砷的達標率可達100%,有效遏制了土壤重金屬污染,改善了土壤環境質量!焙映厥协h保局局長覃獻生說。

      距離環江毛南族自治縣100多公里的南丹縣,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銦、錫等重金屬儲量都在全國前列,有上千年的采礦歷史。南丹縣車河鎮駱馬村紅星屯村民告訴記者,以前這里被大量尾礦、尾砂污染,連草都不長,如今治理后土壤已達到合格標準,60多畝受污土地已種上青菜、紅薯等農作物。

      土壤修復存在的難題

      然而,這些都僅限于小范圍的探索之列,整體上看,中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遠!度珖寥牢廴緺顩r調查公報》顯示,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工礦業、農業等人為活動以及土壤環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

      專家指出,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

      那么,當前我國土壤治理工作面臨哪些困難?

      首先,缺乏全國土壤污染的詳細情況。陳繼波說,目前我國對土壤污染現狀的掌握屬粗查,每64平方公里一個點,缺乏詳細調查,這對土壤治理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對污染進行詳查后,才能確保治理工作更加精準。國家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明確表示,“土十條”全面實施,將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其次,土壤治理投入巨大,資金或將成瓶頸!度珖寥牢廴緺顩r調查公報》顯示:中國約有333萬公頃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種。按照上述數據計算的話,若完成全國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資金將非常驚人。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系副教授藍虹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僅對受重金屬污染的農業耕地而言,即使采取土壤修復成本較低的植物修復法,每公頃的修復成本也將達到30萬元,耕地修復所需資金總額將高達6萬億元。

      “目前談投入都是不科學的,因為投入多少,主要看修復和治理需要達到什么標準,耕地、林地和廠地的修復標準是不一樣的,其投入力度也就完全不一樣!标惱^波說,按目前的技術,如果不計成本,是可以讓土壤達標的,但用途為耕地的土壤,可多投入;用途為林地和廠地的土壤,需要治理的標準則可低一些。

      第三,對污染土壤監測能力低下。多名環保人士指出,“土壤治污”是個“大治理”過程,不是要投入幾萬億元,而是需要強調管控土壤污染風險,通過改變土地使用方式,而不是簡單依靠巨大的資金投入,對污染的土壤要加強監測監控,不讓污染繼續發展。

      事實上,這既是治理的癥結點,更是治理難點之所在。中國西部一名環保局工作人員說,目前我國多地涉重金屬企業危險廢物問題突出,企業有色冶煉廢渣除自行利用外,基本只存不轉,長期堆存現象普遍,引發新的土壤重金屬污染隱患,而且基層涉重金屬行業環保監管人少、任務重,不少執法人員對涉重金屬行業工藝、設備和治污設施看不懂、談不清、查不準。

      “土壤治污”或成中國環保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土十條”一旦出臺并實施,我國土壤治理工作將何去何從?

      “首先,從源頭控制上對土壤污染進行防治,關鍵是做好“控源頭減總量”工作,一方面加大治理現有涉重金屬污染源,另一方面提高涉重企業準入門檻,嚴格限制新污染排放。同時,進一步優化有色金屬選冶等行業的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盡可能將重金屬污染企業由分散變集中,因地制宜,減少深加工過程中產生多次重復污染!瘪I生說。

      廣西環保廳總工程師鄧超冰認為,中國應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區域環保部門在人員和技術設備方面的投入,全面加強環境監測、監管和應急能力建設,同時建立環境風險和應急預案的評審和備案制度,防范新污染事件發生。

      “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總體差距較大。可一旦市場打開,其規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杯h境保護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說。

      “我國擁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土壤修復礦物技術,只要各級政府足夠重視并給予配套政策,土壤修復改良有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中國科學院地質專家劉建明博士說。多名科研人士認為,中國圍繞重金屬污染防治、土壤修復等關鍵技術,加大研發與應用力度,可形成一批工程技術示范,促進科研與治污的雙贏。

      陳繼波認為,可分類型對土壤治理采取不同形式的治理模式,比如在廣西南寧,有一塊在市區內被農藥嚴重污染的土地,完全可探索“誰治理誰受益”的模式,對土壤進行修復、

      一名環保企業經營者則認為,可通過PPP、BOT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對涉及搬遷入園的涉重企業采用融資、政府財政補助等形式,加快其搬遷步伐,對消除新污染隱患能起到長遠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