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環保也可以逆襲 水處理撬動新態勢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5-23 18:06:42 用手機瀏覽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從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開始提出加強環境保護,到實現美麗中國的政策要求,環境治理已經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十二五”時期,環境治理投入達到空前規模,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環境治理正在呈現經歷了從專項治理向綜合治理的轉變,行業開始進入新的發展狀態。

      水處理撬動新態勢 環保步入供給艷陽天

      PPP、大并購、野蠻人、海外投資……越來越多的環保產業人士從這些“錢”味十足的詞匯中,感到了環保產業資本時代的洶涌氣息。

      2016年2月,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控)對德國EEW(垃圾焚燒企業)超過百億人民幣的天價并購投資還歷歷在目。而這起并購的背后,國企北控展現出的恐怖融資能力是這場并購大戰中最值得關注的看點和獲勝的關鍵:據外媒披露,為完成此次收購,北控向國內某銀行以1%左右的利率籌了高達25億歐元的巨額短期貸款。

      在環保產業市場做大、熱錢遍地、參與者激增的背景下,將企業的財技即投融資能力作為區分企業層級的標準,遠比資產規模要更有說服力。EEW收購案中的一個細節是,民營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天楹環保也是主要競購方之一。然而在北控105億元人民幣(對應溢價率227%)的收購金額揭曉之后,不禁讓人有些唏噓:全部身家45億元的天楹環;蛟S僅僅是個陪練。

      的確,在資本大潮席卷之下,一些公司憑借強硬的股東背景以及得天獨厚的身份,擁有了包括其他上市公司在內的絕大部分環保企業所不擁有的資本運作能力,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似乎在環保產業中愈發凸顯。

      另辟蹊徑

      毋庸置疑的是,相比一些傳統產業的不景氣,環保產業近年來風生水起,一度商機爆棚。連續兩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業界資深人士王洪春指出,各類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蜂擁而入,跑馬圈地,低價血拼,好像又回到幾十年前,只不過這次拼的不是技術、產品,而是資金成本和在資本市場的對價!耙郧皣、央企和上市公司都不愿意做環保產業,我們就相當于野兔子,非常活躍。現在這些老虎們來了,很快就把我們這些野兔子吃了!蓖鹾榇罕硎,當然,老虎和兔子還是可以共生的,但我們就只能為他們做一些配套而已,這樣的競爭環境有失公平。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擔心,產業過熱,有可能讓環保產業重蹈前幾年光伏和風能的覆轍,整個行業投資供大于求,產能過剩,最終使得行業陷入長期低潮。

      此外,經過近20年的發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高潮已經過去,污水處理、垃圾焚燒、電廠脫硫脫硝的處理率均已達到90%左右。大批資本進入,在規模有限的市場上跑馬圈地,最有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大打價格戰,掀起低價競標之風。其后果就是擾亂整個環保市場,傷害行業的健康發展,最終也會影響環境治理的效果。

      環保企業的無奈

      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曾問資本界的朋友,為什么這么多錢都試圖涌進環保企業?而得到的回答很簡單: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環保更有投資價值。在資本的推動下,環保行業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產業的過熱,會給其自身發展帶來一些新的現象和模式,當然有好也有壞。

      好的是,環保行業商業模式獲得創新,產業鏈延伸擴大。如原來的污水處理行業,現在可能要同時去負責管網的運營,靠管、網一體化來獲得新的競爭優勢;原來的垃圾發電行業,現在要同時將清運、轉運都納入體系,客觀上做大了整個行業的蛋糕,要求企業更具綜合能力。

      另外,從傳統的BOT(建設—運營—轉交)向PPP(公共部門與企業合營)模式的轉變,也讓各級政府比以前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環保建設中來。

      但行業的問題仍然大量存在。趙笠鈞表示,環境治理本身是成本的一部分,施治方投入的意愿并不強。正因為如此,一個國家產業結構高度污染,治理污染的環境產業卻又高度發達,從邏輯上并不成立。在這個悖論之下,行業會出現非常多的不合理現象。

      被環保行業廣為詬病的稅務總局“78號文”,要求對污水、垃圾、污泥處置勞務和再生水征收增值稅,這意味著上述領域免增值稅的好時光終結!皩Ω呶廴拘袠I結構性增稅、用稅收優惠來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和環境的改善,才是正常的,但是這個文件與促進環保的大方向并不一致!壁w笠鈞認為,顯然這會降低全行業的利潤水平。

      另外,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環保投入,最大考慮的是安全與成本,而非最終效果,因此,這無法鼓勵真正注重治理結果、舍得進行投入的民營企業公平的參與市場競爭,從而也催生了低質量、低價格的無效競爭。

      趙笠鈞很無奈:“在價格與質量的選擇中,犧牲質量而選擇價格,不僅讓企業變得無利可圖,也并不符合‘供給側改革’的原則!

      水處理領域成重點方向

      另據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近期多家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其中,水處理領域成為調研的重點方向。

      券商研報認為,系統水環境治理模式(包括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流域治理)將逐漸取代傳統污水處理廠的點源治理模式,推動未來水處理行業發展。

      財政部PPP中心4月25日發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顯示,截至2016年3月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總投資87802.47億元,比1月末增加了6480.47億元。其中,污水處理新增項目647個,新增投資額1557億元。另外,污水處理、海綿城市、管網(包括地下綜合管廊)、垃圾處理(不包括垃圾發電)等18個二級行業,成為PPP項目庫中項目數較多及投資額較大的行業。

      早在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同時,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特許經營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國土資源部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在全國5118個地下水監測點中,較差級和極差級的水質監測點占比超過60%,地下水水質狀況并不理想。因此,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可持續的城市水環境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未來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目前,海綿城市的第一批試點城市平均約43%的規劃投資分布在2016年,二季度、三季度行業整體將進入訂單和施工高峰期。預計2015年至2020年,投資規模將在1.8萬億至2.5萬億元之間,未來幾年,行業有望持續處于景氣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如何正確認識供給側改革與環保關系?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