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知名的花園城市,新加坡在處理垃圾圍城尤其是建筑垃圾方面有著怎樣的表現?一項數據表明,新加坡注重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建筑垃圾99%回收利用,對我國有著極大的借鑒意義。
注重源頭減量 新加坡建筑垃圾99%回收利用
新加坡2014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總量為126.97萬噸,其中得到回收利用的126萬噸,回收率99%。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表示,由于鋼筋條、木材和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具有經濟價值和市場需求,垃圾收集商會在建筑工地現場進行垃圾分類,之后再送至工廠進行回收利用,從中獲取利潤,如果直接把垃圾送到焚化廠或者實馬高填埋場,垃圾回收商反而需要支付相應的垃圾處理費用。
對于建筑垃圾回收工廠,新加坡環境局還通過出租土地的方式予以支持,這些工廠回收的建筑垃圾占據新加坡全部建筑垃圾回收份額的80%至90%。新加坡政府也出臺了建筑拆除行為準則,幫助建筑拆除承包商更好地規劃拆除程序。
新加坡注重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相關的政府措施有綠色與優雅建筑商計劃和綠色建筑標志計劃等。前者2009年推出,從員工管理、塵土和噪音控制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對建筑從業者進行評分。后者始于2005年,該認證專門針對熱帶地區的建筑,以評估建筑物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獎勵其可持續發展性能為目的,考核指標包括節能、節水、環保、室內環境質量和其他綠色特征與創新5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