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建筑垃圾資源化需要“市場之手”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5-15 22:49:34 用手機瀏覽

 工信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筑垃圾產量達到15億噸,但利用率不到5%,遠低于德國和日本的90%、英國的80%和美國的70%,這不僅產生了巨大的環境負擔,更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在越來越注重綠色和諧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數據不得不引人深思。毋庸置疑,要想解決建筑垃圾問題,單靠企業是不夠的,更需要資源化產業發展的支持。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現狀如何?產業發展中政府和市場是否相輔相成?市場又該予以怎樣的支持?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建筑垃圾產業資源化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

      應從依賴政府補貼到市場驅動

      問題:有人認為當下建筑垃圾資源化依賴政府補貼現象嚴重,您有何看法?

      郭海斌:目前來看,在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產業發展方面,以依賴政府補貼為主。雖然這樣可暫時解決企業生存問題,但也制約企業創新發展。行業的正確發展方向是由政府主導逐步轉向企業主導最終轉為由市場主導的過程,真正使建筑垃圾處置企業走出缺少政府補貼即將宣告停產的“怪圈”。因此,要加快建立由市場在建筑垃圾處置利用領域起決定性作用的管理機制,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負責監管各類廢物收集、轉運、處理及棄置設施的安全。

      問題:您認為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該如何強化市場作用?

      郭海斌:一是促進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產業由政府引導逐步轉向市場機制調節。加快改變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產業政府的依賴,有規劃地引導、研究好政府退出機制,把建筑垃圾處理打造成一個產業,增加投資的主體,促進該產業的市場化運作,引入競爭機制,加快引進私有資本進入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公司化、特許經營和證券化。公司化就是要建立起符合《公司法》要求的股份有限公司,使其成為獨立于政府主管部門具有建筑垃圾消納權、處理權和經營權的獨立法人實體。特許經營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市場化進程中的第二步,建立形成建筑垃圾處置特許經營資質和再生產品生產銷售資質雙證制度,能夠為政府帶來利益以幫助其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建設計劃。證券化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市場化進程中的第三步,即符合條件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進入證券市場。

      二是設立符合市場導向的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產業的規劃目標。政府在制訂產業發展目標時,要尊重市場和企業意愿,在充分調查基礎上,制訂本區域建筑垃圾消減和資源化利用的目標,在監管和制度到位的情況下,著重強調垃圾生產者的責任。“誰污染、誰付費”仍有待強化。

      問題:“污染者付費”一直是環境領域付費機制的重要原則之一,您認為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這一原則是否仍適用?

      郭海斌:這一原則適用。具體來說,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需要形成“誰污染、誰付費”的建筑垃圾處置定價機制。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填埋或焚燒建筑垃圾是要收稅的,即政府對填埋和焚燒建筑垃圾征稅,處置建筑垃圾要付出費用。對建筑垃圾進行收費管理,我國雖然己經開始實施,但收費過低,并不能從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產生源頭,而且它也沒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問題,完全不適應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運行的要求。低廉的排污收費標準,很難激勵建筑商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熱情。因此,要完善建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訂對產生污染物的責任主體實行合理的收費制度,對處置治理污染的第三方要提供價格補償,從而使環境污染治理成本顯性化,計入產生污染責任主體的成本之中。

      問題:具體來說,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郭海斌:一是實行建筑廢棄物處置排放的合理收費制度,尤其要提高建筑垃圾的排放收費標準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費。其他可采取的辦法如按廢棄物處置利用企業的“成本加成法”制訂收費價目,對進入建筑垃圾最終處置的建筑垃圾進行再次收費,對特定的項目規定排放定額,超出定額部分應當加倍收費;建立限制廢物的傾卸處理、強制再循環運行的質量控制制度;實行廢棄物排污許可證制度,開展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可行性研究,嚴格監督廢棄物處理處置,嚴格足額征收排污費;嚴格規定不得擅自隨意傾卸處置,對隨意處置的要給予重罰。這樣既可以激發建筑商減少排污量的積極性,又能將增加收取的費用補貼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上來。

      二是加快形成建筑廢棄物處置利用的稅費調控機制。推進建筑垃圾處理利用產業化,需要借助稅費杠桿實現資源補償,比如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源頭管理的稅收制度,將征得建筑垃圾排放企業征收排放稅全部納入專項基金,把建筑垃圾處理費加入工程造價中,按一定比例取費;加入天然資源建材使用費,用于補貼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鼓勵再生建材使用。對于不按要求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置的企業要加大處罰力度,增加其違規成本。

      多從融資方面予以資金支持

      問題:您認為在信貸領域,對建筑垃圾資源化是否可采取一些優惠政策?

      郭海斌:建筑垃圾資源化屬于無利或微利的經濟活動,政府要建立政策支持鼓勵體系,在融資支持方面,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企業提供融資渠道,通過金融信貸優惠,鼓勵和支持從事建筑垃圾管理規劃和資源化企業,吸引私人投資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促進產業長期穩定發展。

      一是利用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融資支持。鼓勵政策性銀行放寬貸款準入、延長款項使用時間、調低貸款利率等,提供優惠貸款或墊款;鼓勵金融機構向建筑垃圾處理企業注入資金,可采取獨資、合資、股份制合作、政府合股等形式經營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促進建筑垃圾處置利用公司化、特許經營和證券化。允許符合條件的城市垃圾處理企業優先上市發行股票或企業債券,向社會募集資金,開辟社會融資渠道,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二是準許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建設產業基金。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資金的基金化,對各類支持資金以專門基金的形式積累,將積累的基金投入運營,用運營利潤來抵消通貨膨脹,實現增值保值,這樣有利于吸收民間投資,國外投資和公益募捐,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