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技術前沿 >> 正文
環保創新干法減排見奇效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3-31 23:00:27 用手機瀏覽

煙囪冒煙,在所難免。但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供暖季,廊坊市區的大多數供暖鍋爐的煙囪靜悄悄的,不再冒出絲毫水蒸氣,就像停用了一樣。原來,去年供暖之前,廊坊市啟動了最大規模的大型燃煤鍋爐提標改造工程,對市區主要的42臺供暖鍋爐實施了干法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改造,取代了原來的濕法脫硫方式。這種一體化干法減排方式的嘗試,在全國還是獨此一家。

快讀

兩臺20蒸噸的鍋爐旁邊,是一套約有四層樓高的一體化減排設施。該設施主要分送料倉、綜合反應器、旋風分離器和深度反應器四部分,運用氧化催化劑在短時間內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鹽和硝酸鹽,輔以兩次深度除塵,實現對三種污染物的有效捕捉截留。

創新

采用干法減排方式,排放的煙氣溫度達到100℃,加上不含水氣比重更輕,也就很容易擴散,大幅度減少了形成次生顆粒的機率,也就相應降低了霧霾形成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跟原先采用的濕法脫硫方式相比,采用一體化裝置后,這個供暖季廊坊市區少向大氣中排放了330萬噸水蒸氣。

勇于試水 三位一體干法減排

家住廊坊市尚都國際小區的李女士一直有點奇怪:就在視線之內的董村供熱站燃煤鍋爐煙囪,一個冬天都沒看到冒煙,是不是停用了呢?經過介紹她才知道,原來是升級后的減排設施不再用水了,經過深度削減污染的煙氣已經潔凈到了一定程度,肉眼幾乎就看不到煙囪冒煙了。

據了解,地處京津走廊核心位置的廊坊,由于歷史原因形成了相對分散的集中供暖局面,大型供暖鍋爐占比不夠高。為了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廊坊市委、市政府在做好燃煤小鍋爐替代工作的同時,針對承擔著供熱主力的涉及14個站點的42臺20蒸噸以上的大型集中供暖燃煤鍋爐,經過反復權衡選擇了一種創新型的減排方式——由軟銀中國資本提供的低溫超級氧化法干式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進行減排提標改造。

在3月15日停暖前日,記者趕往廊坊市探訪!胺直媸遣皇俏覀兏脑爝^的鍋爐很容易,那就是煙囪是否看得到冒煙”,減排改造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方——中惠科銀河北科技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王連祖告訴記者,過去,燃煤鍋爐一般都采用行業內最常見的濕法脫硫方式,關鍵核心設備——脫硫塔均采用了大量的霧化噴嘴進行噴淋反應來脫硫,大量的水蒸氣伴著未被捕捉的污染物通過煙囪排出,從而隨時可見滾滾白煙。而該公司實施的改造是三位一體的干法除塵減排技術,不需要水的介入。在位于市區東北角的董村供熱站,記者遠遠看到了高高的煙囪,確實看不到煙氣和水蒸氣。兩臺20蒸噸的鍋爐旁邊,是一套約有四層樓高的一體化減排設施。該設施主要分送料倉、綜合反應器、旋風分離器和深度反應器四部分,運用氧化催化劑在短時間內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鹽和硝酸鹽,輔以兩次深度除塵,實現對三種污染物的有效捕捉截留,達到深度減排的目標。

在供熱站一角一個鎖閉的房間內,記者隔著窗戶看到了環保局安裝的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顯示屏,通過相機拍下了兩組數據,第一次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分別為1.53、38.19、0每立方米毫克,第二次為2.56、36.65、1.52每立方米毫克,經過折算后,除了氮氧化物屬于表現良好外,其他兩項都堪稱優秀。隨后,記者又前往廊坊開發區熱力公司第二供熱站,該站有兩個各100蒸噸的燃煤鍋爐,減排設施配了兩套。由于煙囪更高,記者看到的煙囪口看起來更加純凈。

率先“嘗蟹” 低投入換來可持續

“這種減排方式在一個市區鋪開,這在全國范圍內還是第一家”,王連祖介紹說。談起這套設備的長處他信心十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設和運營成本低廉的優勢。

以往燃煤鍋爐的減排設施都是分開的,最初國家要求的重點是脫硫,就先有了脫硫設施,然后又上除塵,最后發現氮氧化物也需要大幅削減,再追加脫硝設施。他們這種設備上一套就全有了。相應而來的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投資省,類似情況上一套一體化裝置建設費用僅是一套脫硫設備建設費用的三分之二。

運營費用省是另一大優勢。由于建設工期太緊未能經過充分的事先調試,加上前后環節銜接的問題,該設備在運營初期成本不算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元旦前,該設備的運營成本已經降到了預期的低水平,而減排效果的穩定性也提高了。供暖期結束后,公司會針對設備和系統進一步優化與消缺,做好與前端鍋爐和后端監測數據的自動化銜接與即時調整,預計下個供暖期可以以更少的投入實現更穩定的超低排放。要知道,環保設施可持續性運轉最大的障礙就是費用高昂,投入的錢是實的,卻很難帶來具體可量化的經濟回報。因此,他們的目標是運營成本至少要比行業平均水平降下一半,因為成本越低,環保設施才更有望實現良性運轉。

“該技術是一項全新的發明,填補了低溫氧化技術的空白”,王連祖告訴記者,他們從設備投入運營以來已接待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方方面面的代表,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贊賞。釜底抽薪 干法減霾收獲回報

其實,在該技術的發明帶頭人于博士看來,該技術最大的價值還在于環境友好,尤其是減霾效應。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種低溫超級氧化法不需要用水,使用過的催化劑會完全回收再生,不產生任何廢棄物,沒有任何資源的浪費。以廊坊市開發區第二供熱站為例,原來用濕法脫硫的時候,每天耗水就需要幾百噸,不僅產生了巨大的水資源浪費,留下的廢水還需要做進一步處理。而采用新技術以后,不僅省下了用水的一系列開支,濕法脫硫過程中易結垢堵塞、腐蝕及廢渣處理等局限也不存在了。跟原先采用的濕法脫硫方式相比,采用一體化裝置后,這個供暖季廊坊市區少向大氣中排放了330萬噸水蒸氣,“可以說,這套裝置只創造環保價值,卻不會給環境增加任何負擔”。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濕法脫硫方式在有效脫硫的同時也可能會助長霧霾。因為霧霾主要是由PM2.5次生顆粒物組成。PM2.5顆粒物原本比較單一,均是以固體粒狀形態漂浮在大氣之中。而當大量濕法脫硫裝置建成后,在有效削減二氧化硫的同時,卻又向大氣中排出大量的含酸性物質的水蒸氣,大量的水分子和一同逃逸以及原本在空氣中游蕩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塵結合,形成次生顆粒。一旦天氣條件不利,就很容易生成霧霾。

而采用干法減排方式,排放的煙氣溫度達到100℃,加上不含水氣比重更輕,也就很容易擴散,大幅度減少了形成次生顆粒的機率,也就相應降低了霧霾形成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

“這種觀點和效果得到驗證了嗎?”針對記者的疑問,于博士表示,根據專業的“真氣網”采集的大數據顯示,廊坊市本供暖季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因子呈現出波浪式下降的趨勢,對比上一個供暖季,本供暖季中后期處于谷底的時間明顯延長,污染因子降幅超過三成。當然污染物下降與很多因素相關,這還需要更專業的人員通過研究得出明確結論。好在他們在廊坊已經邁出堅實的一步,盡管目前產生的影響仍局限在供暖期,但該技術的減排效果和環境友好的優勢是確切的,并且不存在助長霧霾的嫌疑,構成了廊坊減霾的“正能量”。

“兩會期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指出,煤炭清潔利用其實可以比天然氣更環保。我們離這個目標已經近在咫尺,我們將通過進一步努力,盡快實現這個目標”,于博士表示,目前他們正在籌劃落實下一步工作,一方面進一步做好廊坊的減排優化,另一方面,會將該技術引入新的城市,“減霾其實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隨著減排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借助于技術進步的力量,消除霧霾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在廊坊街頭,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市民,他們都對藍天的增多有著比較明確的感受。趙先生說,原來一到冬天就不愿出門,孩子一生病就抱怨空氣,這段時間感覺好天確實比往年多出不少,心情也變得輕松了。

根據新近出爐的2月份全國74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中的數據排名,廊坊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18,排在中線以上的第34位。記者隨即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查詢了去年1月份以來74城市逐月的報告,2月份的這一排名和指數均是廊坊市的最佳成績,雙雙超過了非供暖期。天公作美肯定起著主導作用,但在其背后,又怎能忽視廊坊市大刀闊斧的減霾探索提供的有力支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