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工業節能 >> 正文
工業鍋爐產業及技術發展趨勢 節能環保是方向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3-24 21:27:00 用手機瀏覽

  1、產業發展趨勢

  對我國鍋爐產業要有正確看待,未來發展離不開工業鍋爐。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能源發展暨碳排放分析》課題組對202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情景分析,在20年年均GDP增長率7%經濟增長條件下,民用熱力消費年均增長率為5.2%。

改革開放后工業鍋爐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突出體現在生產規模和使用規模上,而技術的發展則不太相稱。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鍋爐行業不是“朝陽產業”,更不是“夕陽產業”,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產業。

  從產業發展來看,目前靠投資和產能擴張推動行業發展增長的方式,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多數企業的發展將遇到瓶頸,向以技術創新推動的增長方式轉變成為必需。另外在新時期,我們要看到產品價格和利潤會繼續下降,過剩將更明顯,產品的復雜性在增加,服務在制造過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等趨勢。另外,要看到基于項目或資本運作的前向一體化運作甚至兼并重組的趨勢在鍋爐行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熱余能利用方面。

  未來將呈現以下趨勢:

①鍋爐將成為產品組合之一,即“鍋爐”要向“鍋爐+”轉變,企業由制造型逐步向系統集成整體方案提供商轉型;

②制造專業化將成為主流,“大企業做行業、小企業做產品”的格局將逐步形成;

③“三精”+信息化(“互聯網+”與“互聯網-”),即在融合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做到設計精準化、制造精益化、質量精細化。

  (1)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兼并重組、業務轉型將成趨勢

  以“產品”為中心的生產模式的弊端,對于小公司而言,公司規模雖小,卻要求“大而全”,長期以來難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以“顧客”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則要求企業滿足用戶需求(功能、體驗、個性),創造真正的用戶價值,掙脫同質化的“怪圈”。

  企業必須借助“互聯網+” (加上)、 “互聯網-”(替代)思維進行基于產業鏈、價值鏈或品牌影響力的業務重組和轉型升級(由“鍋爐”向“鍋爐+”轉變,由制造向制造加服務轉)、組織結構調整、產業生態優化、生產方式精益化(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零部件制造專業化外包+產品集中式裝配轉變)、營銷電商化、技術創新社會化(研發眾包),整合、延伸相關業務,培育和強化設計研發和方案提供能力、品牌影響力等核心競爭力;行業可通過各個鍋爐制造企業將產品的通用件拿出來相互參股、重組、合并,建立若干個通用平臺,如采購平臺、銷售平臺和零部件專業化協作平臺等等,以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降低成本,達到客戶訂制下的經濟規模,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市場快速響應能力。國外鍋爐及相關企業并購已成燎原之勢,如博世(BOSCH)、阿里斯頓(ARISTON)、菲斯曼(VIESSMANN) 等,國內企業的并購也初見端倪。

  鍋爐產業縱向一體化包括:后向一體化尋找產品技術創新之道,產品即服務,企業將向服務型轉向,向服務要效益;前向一體化以尋求供應鏈合理的利潤分配,并為客戶創造最大利益,在工業鍋爐“原材料(輔機)供應商—制造商—代理商(安裝公司)—用戶”這條供應鏈上,通過擁有和控制其采購、分銷系統,實行產銷一體化,或把相關前向的企業合并起來,組成統一的經濟聯合體,并獲得原有成品深加工的高附加值。

鍋爐產業橫向一體化主要通過鍋爐企業聯合、收購、兼并、接管等市場手段,通過拆分資源和結構化集合,形成生產要素集成優勢、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在產業鏈的不同區域建立競爭優勢,實現規模經濟、專業化協作,形成共享、共贏、一體化格局。

  (2)工業鍋爐企業管理方式、生產方式將進一步精益化

工業鍋爐屬于傳統工業,其生產模式一直遵循著傳統的管理方式。目前,國內的機械制造生產管理技術已有了長足的發展,比如汽車(及其零部件)加工,電梯制造,辦公家具制造,鋼結構制造等等這些與鍋爐制造企業有相同之處的企業,生產管理上大多采用了ERP信息管理系統、精益生產模式等等,獲得了最大的效率、品質提升,以及成本降低。

  工業鍋爐企業應從產品技術、工藝裝備、倉儲模式、生產控制、品質管理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完成生產管理模式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化)的轉變,以獲得成本和管理效益的改善。

  2、技術發展趨勢、產品優化與產業化

我國工業鍋爐從鍋爐型式來說,已經形成了能適應我國國情和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的較完整的產品規格體系。鍋爐本體型式早已成熟,今后工業鍋爐行業不斷變化、發展,主要是隨著燃料情況的變化、環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發展而帶來的燃燒方式和燃燒設備的發展改進、配套輔機附件的發展提高以及檢測和自動控制水平的提高完善。技術上將迎來一個精耕細作的過程,著眼于從有到優、從整體到細節、從單機到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優化提升,著眼于對現有經驗的理論提升和實證研究。

從技術及產品發展來看:

  ①能源供應在逐步減少燃煤比重的同時增加油氣特別是燃氣的供應,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對工業鍋爐而言應重點關注生物質能利用、天然氣深度利用和煤的清潔高效利用,其中生物質能和天然氣利用將以分布式為重點、煤炭以集中利用為重點;

②結合生物質鍋爐、余熱鍋爐、冷凝式燃氣鍋爐產品主機開發,加強主要配套輔機開發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合冷凝鍋爐的低氮預混燃燒器技術、生物質燃燒系統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推廣;

  ③借助燃料優質化和能源轉型的基于鍋爐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應用技術和產品成為企業發展與贏得市場認可的王牌之一。

  因此,未來鍋爐行業企業將聚焦(工業)鍋爐及相關領域節能環保、新能源利用、信息化融合四大領域,通過研發、轉化、集成創新等手段形成一批有較大應用前景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集成創新特點的關鍵新技術、新產品,為我國工業鍋爐行業持續發展提供足夠技術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